知府知州知县节度使... (一)知府 在中国的许多朝代中,都设置了“知府”这一职位“知府”这一官职,是由“知”和“府”两词结合而来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兼任将军之职州刺史是文职,将军是武职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做...
唐朝之所以设置节度使,并给予节度使地方行政、财政、军事等各项大权,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边患问题。唐朝北有突厥,西有吐蕃,东有契丹,可以说狼环四顾,边患问题十分突出。设置节度使,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边患问题。然而,节度使的设置就好比分封制一样,制度推行的前期,积极效果极其明显,可越是往后,其...
第二的原因是唐朝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但是唐朝的占地面积非常的大,所以这也就造成了诸多不便。各偏远地区如果有重要事情向中央请示的话,那么,来返会花费很多时间。中央也难以及时有效地作出对策来应对突发情况,也就更加难以有效地实行管理。所以这时设立节度使可以代替君王来统治这些地方,对边境地区实行...
郡守≈太守≈州牧≈知州≈刺史≈知州,只是不同时期叫法不同、面积大小不同,职能有变化,但都是地方最高长官。 【郡守、太守、知州、知府】 郡守、太守、知州、知府 《清平乐》欧阳修做过滁州知州 知州就是暂时担任某州。 【刺史 州牧 节度使】 刺史、州牧、节度使 ...
历史官职> 同知节度使 官名。金代诸节镇设此官,品位在节度使下,副节度使上,正五品,掌通判节度使事,兼州事者仍带同知管内观察使。见《金史·百官三·诸节镇》。 同知节度使相关 集贤院判院事 集贤院押院中使 集贤院(殿)学士 集贤院(殿)直学士
张捷_fn 知节度使事=主持工作? 3天前3 回复@张捷_fn 表情0/300发表评论 其他用户评论 笨笨牛_59 终于又遇到一个正常的皇帝 4天前回复2 丢小白 快来抢沙发吧. 2023-11回复1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张捷_fn 110 TA的其他评论 真想活成李适的样子啊! 查看 唐朝567 不窝囊 ...
行军司马、副使等。节度使下面有很多官职,例如副大使知节度事、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同节度副使十人,馆驿巡官四人,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亲事各一人,随军四人。
1、节度使的地位更高于知州,节度使是唐、宋两朝设立的一个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军政治理和防御工作,节度使的管辖范围更大。宋朝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包括州、府、郡等,而节度使则可统辖多州府、甚至是整个一方。2、知州则是参照唐朝制度设置的,主要负责政法、财税等方面的工作,知州则更侧重于民政,...
唐玄宗天宝年间,边镇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麾下兵员依附度高,甚至出现了只知节度使,而不知唐帝的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边镇叛乱是必然的。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谋反(其基干主要是范阳军),叛军自河北一路南下,直指唐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历史官职> 同知节度使事 官名。辽朝节度使司官员,在节度副使下。 官名。辽置,为节度使的副贰长官,位在使下,为地方军的副长官。见《辽史·百官志四·南面方州官·节度使职名总目》。 同知节度使事相关 上开府仪同三司 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上内史 上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