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指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此句话的翻译为:孔子说:“仲由啊!我教导你的道理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是如何对待‘明白’和‘不明白’的态度。”孔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
不同的人,人脉圈子不一样,朋友的质量也不一样,正所谓是“你若是花朵,蝴蝶自来”。所以说,能做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人,实属难得,也算是达到人生的第二种境界。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就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表现吗?如果...
在庄子的第三篇《养生主》中,庄子提出了一种颇受争议的思想,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一定会很疲惫。在庄子第四篇的《人间世》中,庄子还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我们今天都翻译为“孔子说”,这没有错,但不符合原文的语境。晚明顾炎武的《日知录》中说:“周制,公、侯、伯、子、男,为五等之爵,而大夫虽贵,不敢称子。春秋自僖、文以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选自《论语·学而》) (二) 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①,尝乘间②从,以文字③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 【注释】: ①物格: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②知至: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③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此成己之学,明明德之事也(内圣)。 ④家齐、国治、天下平,此成物之学,新民之事也(外王)。 【《大学》经之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