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提纲》中的《修业·农则》部分反映当时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自成体系,可单独视为一部农学专著。作者杨屾(1699~1794),字双山,陕西兴平县(今兴平市)桑家镇人。陕西大儒,学识渊博,在天文、音律、医学和农学方面都有较深造诣。终身无意于功名,不参加科举考试,而在家乡授徒讲学,兼营农桑。该书即是他的...
知本提纲是明代儒学家杨时所作的一部关于读书和修身的著作。该书主要讲述了读书人应当如何修身养性、准备科举考试以及如何为官治理国家。以下是该书的提纲及注释:一、读书修身 学习经典,掌握文史知识,修身养性,涵养道德。读书不仅是为了升官发财,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不应该只追求表面功夫,而...
《知本提纲》是杨屾在陕西设馆教学时所著的讲义。他在向学子讲述儒家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四业”道理同时,特别强调“夫欲修四业之全,宜先知农务之要”。全书共十卷十四章,内容以耕作栽培为主,广及农桑树畜技术,并以新五行学说探索其原理。为便于诵记,正文只列大纲,详细内容由弟子郑世铎在其指导...
历史知识> 知本提纲 书名。清杨屾撰。屾字双山,陕西兴平人。十卷。为作者向学生讲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处世立身之本的道理而编写的纲要。分十四章,其中《修业章·农业之部》专论农事。因原书文字简略,故由其学生郑士铎在他指导下,以注解形式作详细阐述。另杨屾又把本书中修身、齐家两部分抽出,由其学生...
浅析《知本提纲》生命观 《知本提纲》生命观是一门旨在指导和帮助人们实现快乐与善的探究科学。它以唯物辩证法和智慧灵性为基本思路,致力于改变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模式,让人实现一个有智慧、有正义、有善良的境界。 知本提纲认为,为了我们能够获得快乐,我们需要把思考模式改变一下。而其十大生命智慧,也就是智慧灵性...
清代的《知本提纲》说:“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又说:“产频气衰,生物之性不遂,粪沃肥滋,大地之力常新。”说明施肥可以改土,可以提高地力。
《知本提纲》说:“何如广积粪壤,人既轻忽而不争,田得膏润而生息,变臭为奇,化恶为美,丝谷倍收,蔬果倍茂,衣食并足。”同时又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废弃物能“变废为宝”、“化恶为美”的道理,书中说:“粪壤之类甚多,要皆余气相倍,即如人食谷、肉、菜、果,采其五行生气,依类...
知本提纲校释读后感 英文回答: "The Compendium of Doctrines of the Zhiben School" is a seminal tex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its "Exegesis of the Zhiben Outline" provides a valuable commentary on the school's doctrine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ext, the ...
《知本提纲》水果、茶叶、中药、蔬菜、动物阴阳生成原理 1、“阴阳交济、 五行合和”的总原则《知本提纲》的农学阴阳论也以作物生长的一般原理作为逻辑起点。阴与阳具有不同性质与功用,它们的互补与配合是天地万物形成、存在的基本条件。农作物的生长也依赖阴阳相合。 《知本提纲》云:“盖 阳生为变,阴成为化;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