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55章,意思是说:知道和顺谓之正常,知道常理谓之明白,利于成长谓之吉祥,心能生气谓之强壮。事物变壮则会变老,称之为背道,背道则较早衰亡。 和谐则顺,押韵则美,搭配则强,有节则稳。知道了...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释意]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这样的人,蜂虿虺蛇这些毒虫不螫他,恶鸟猛兽不伤害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挺起,这是因为先天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何解 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有益的观念可以产生祥和的环境,心:理性。理性可以使情感越来越强,就是浩然正气。 美其名曰和美名其曰哪个是对的 “美其名曰”是正确的用法,而“美名其曰”则是错误的用法。 “美其名曰”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给某个名称或事物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常常用来...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61 2023-03 3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61 2023-03 4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56 2023-03 5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
-55.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之合而睃(suō)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帛书版: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蜇,攫鸟猛兽弗搏,骨...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好像初生的婴孩。
致敬经典 原创书法作品草书《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zhē),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国学文化...
“益生”在这里是贪生怕死的意思。祥是指灾祸。强就是刚强。一心一意要达到什么目的。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刚强之后就是老化了,老就是衰败,衰败就会死亡,这就叫不道,就是偏离道。“不道早已”,不道很快就会死掉了。
李铎《道德经》释文:合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乌不搏。骨 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 嗄,和之至。知和日常,知常曰明。益生日祥。心使气日 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李铎。钤印:李铎之印 - 李松于20241114发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刚刚出生的婴孩。即使是蜂蚁蛇蝎这类毒虫,也不会螫他;即使是虎豹这样的猛兽,也不会用爪子伤害他;即使是鹰雕这样的猛禽,也不会扑击他。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