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美国知名学者,在新冠疫情刚刚过去、国际旅行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就到访中国,反映出美国国内“知华派”学者力图准确把握今日中国的愿望。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如今像这样的美国“知华派”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交谈时,陆伯彬谈及当前在华盛顿,若干“知华派”人士的现状。如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布鲁...
不过,不少学者指出,即便有了近期的交流高潮,两国关系依然难以摆脱岸田内阁亲美疏华路线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岸田内阁并未从战略层面调整对华政策,只是综合考量内外因素后作出的策略性调整。无论谁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中日关系都将继续围绕安全与经济两大议题展开,中方要对此保持审慎。
“知华”是林芳正身上瞩目的标签,他于2017年接替隐退的高村正彦出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直到上任外务大臣后请辞。追溯林芳正与中国的渊源,其高祖父林平四郎与孙中山相识,家中至今保存着孙中山所赠“博爱”题字。而林芳正的父亲也是著名的“知华派”政治家,担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时曾多次率团访华。
现在,一些高校已开始重建在华项目,但步伐谨慎且不确定。留学中国的美国人急剧减少跟疫情有关。但现在中国已重新开放,交流活动却并未出现大幅反弹。美国政府也在拆台。在推动与中国“脱钩”的过程中,政府内有些人所倡导的政策,实际上以国家安全为名削弱了获取关于中国的专业知识的能力。任何美国学者的研究议程如果...
“知华派”下场,“亲台派”登台令人忧 新任防卫大臣木原稔现年54岁,属于茂木派,曾任自民党青年局长、财务副大臣和防卫大臣政务官。陈洋指出,木原稔是日本国会跨党派议员联盟“日华议员恳谈会”事务局长,曾先后多次窜访台湾,岸田委任这样一位“亲台派”政客出任防卫大臣,恐将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上川阳子是继...
那么,特朗普提名戴维·珀杜,是不是意味着中美关系要缓和呢?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美国的对华政策,根本不是靠一个“知华派”大使就能改变的。中美之间的竞争,是一场大国博弈,背后是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指望换一个官员、换一届总统来改善中美关系,未免太天真了。这就像打一场球赛。指望对手手下留情,或者因为...
美国“知华派”是指那些熟悉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学者、外交官和政策制定者,他们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美国的反华情绪的高涨,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美国“知华派”似乎变得越来越沉默,甚至受到了不公正的指责和打压。这种现象对中美两国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有...
首先,美国的“知华派”往往被赋予特殊使命:他们被期待用对中国的了解,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对华政策。比如里克·沃特斯,他的任务就是协调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多方行动;再比如兰伯特,他主导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多项调整。这些人都在利用自己的“知华”背景,推动更强硬的对华政策。其次,华裔高官也经常被委以重任。
记者:中国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知华派”学者的观点存在代际差异。你这代学者喜欢从历史背景和中国经典中理解中国政府的行为逻辑,但年轻一代更愿意从权力竞争的角度看中国。你的子女中就有年轻一代“知华派”中的杰出代表。你觉得两代美国“知华派”学者间存在这种差异吗?傅立民:我的观点并非一成不变,但你...
从日本角度看,二阶俊博则是当前日本政坛的“知华派”“友华派”,也是为数不多能与中国党政高层进行直接沟通对话的日本政治家。身处新职的二阶俊博对推动中日关系改善能发挥多大作用?陈洋对此持审慎态度。陈洋认为,与担任自民党干事长时期不同,如今的二阶俊博在自民党内没有实权,其所率领的“二阶派”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