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知其行矣,而后能逐其行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译文】知晓他的行动,然后才能成就他的形体;知晓他的事情,然后才能辨别他的情感。【本文出处】《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十七卷。【本文作者】汉·董仲舒(公元前179年一公元前104年)撰。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哲学家,今...
A. “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 B. “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C. “敬业者,乃道德之基石,人伦之纽带。” D.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干中吴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1...
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什么意思 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是出自《论语·学而》的一句话,意思是只有了解事物的实际运作规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句话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人们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学过了一些理论...
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故倡而民和之,动而民随之,是知引其天性所好,而厌其情之所憎者也。如是则言虽约,说必布矣;事虽小,功必大矣。声音盛化运於物,散人於理,德在天地,神明休集,并行而不竭,盈於四海而讼咏。《书》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乃是谓也...
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王民)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一分钟孙子兵法】第捌话·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所以,还应该通过对比敌我双方的以下七种情况,来衡量和制定修改计划。例如哪方君主更得民心,哪方将领更有领兵打仗的能力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故知其气矣,然后能食其志也;知其声矣,而后能扶其精也;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无独有偶,孔子在对他的学生教育中发现了“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庄子》原文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而后万变之应无穷者,故可施其用于人,而不悖其伦矣。是以必明其统于施之宜,故知其(4) 气矣,然后能食(5)其志也;知其声矣,而后能扶其精也;其知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6)矣,然后能别其情也。故倡而民和之,动而民随之,是知引其天性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也。如是则言...
2. 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也。 3. 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 4.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驰或张。 5.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