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两元化的人格,我自己早已发觉――到去年更是完完全全了解了,已经不能丝毫自欺的了;但是“八七”会议之后,我并没有公开地说出来,四中全会之后也没有说出来,在去年我还是决断不下,以致延迟下来,隐忍着,甚至对之华(我的爱人)也只偶然露一点口风,往往还要加一番弥缝的话。没有这样的勇气。 可是真相是始终要暴...
所以我愿意趁这余剩的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写一点最后的最坦白的话。 而且,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十五年来勉强做着政治工作。——正因为勉强,所以也永远做不好,手里做着这个,心里想着那个。在当时是形格势禁,没有余暇和可能说一说我自己的心思,而且时刻得扮演一定的角色。现在我已经完全被解除了武装,被拉出...
朗诵瞿秋白《多余的话》,没有人比瞿秋白死的更平静、更浪漫 #献给响亮生活的告白诗 #用心为你读首诗 - 芳馨•鲁以芳于2024042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9.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瞿秋白:《多余的话》(全文) 【核心提要】本书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对内部斗争的痛心自己不做叛徒的决心,值得我们深思。《多余的话》肯定是革命进行曲的不和谐音。但消极的自责包含着积极的主张:软弱的绅士和脱离实际的文人要参加政治斗争,非得来一番脱胎换骨不可,“软心肠”的人是从事不了血流如水、积尸为山...
《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就义前夕写就的,不同于方志敏的《狱中纪实》,也不同于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更不同于《革命烈士诗抄》中的诗。那些作品是向敌人宣战的,《多余的话》则是向内深挖自己灵魂的,读来所感受到的不是作者昂扬向上的斗志,而是内心的痛苦、忧郁、厌倦。 最新...
老实说,立三路线是我的许多错误观点——有人说是瞿秋白主义——逻辑的发展。立三的错误政策可以说是一种失败主义。他表面上认为中国全国的革命胜利的局面已经到来,这会推动全世界的成功,其实是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和发展苏维埃革命在几个县区的胜利,革命前途不是立即向大城市发展而取得全国胜利以至全世界的胜利,就是...
《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就义前夕写下的几篇回顾、自省的文章,总标题后引《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为题记。瞿秋白把一个共产党人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心路历程,都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在两万多字的自白中。《多余的话》的独特...
♥瞿秋白:《多余的话》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何必说?——代序 --- 话既然是多余的,又何必说呢?已经是走到了生命的尽期,余剩的日子,不但不能按照年份来算,甚至不能按星期来算了。就是有话,也是可说可不说的了。 但是,不幸我卷入了“历史的纠葛”——直到现在,外...
瞿秋白:多余的话不多余 83年前的今天,即1935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长汀城西罗汉岭。瞿秋白在长汀狱中一次又一次挫败了敌人诱降的阴谋,意志坚定,拒降不屈,还写下了著名的自传文章《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