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读完瞿同祖先生所著《中国封建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清代地方政府》与《汉代社会结构》。有些感慨,不吐不快。比较这四本书的目录,作者的意图已经隐隐显现。《中国封建社会》,是先生的硕士论文,第一本专著,所以不如后面三本成熟,但论述框架的主体已经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宗法、阶级、政治制度了,...
瞿同祖先生与法学界结缘,特别为法律史界所推崇,盖源于先生之《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此书已堪为法史经典之作。瞿同祖先生治学严谨,著此书时,恰在抗战时期,其随学校辗转到云南,「授课之馀,即伏案写读,敌机不时来袭,有警辄匆匆挟稿而走。」这部著作虽作于战乱之际,但并非随意而行之作。论据明确,引述甚多,引证...
违反教令也指“可从而违”的正命,含义极其抽象含混,包括诸如子女有赌博奸盗行为,父母加以训责,而子...
2008年10月3日,98岁高龄的瞿同祖先生安详地告别了人世。瞿先生所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开创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之先河,至今仍是该领域学人的必读著作。先生早在1940年代便蜚声中西学界。晚年他恬淡安详、与世无争,过着“大隐隐于市”的生活。从中青年的才华惊艳,到晚年的宁静淡泊,瞿先生的后半生低调而神秘。
摘要: 瞿同祖先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以清末<刑案汇览>一书中大量真实案例为依托,以社会学的角度看待这些案例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现状并分析了成因.此书是一部学习法律史学学生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暂无资源 收藏 引用 分享 推荐文章 《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书评 书评 佛教 中国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观瞿同祖先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古时制罪以亲疏尊卑幼为准,服制对罪刑的裁定极端重要。 制罪标准几乎仅照客观事实,极少考虑行为人主观上的犯罪动机。正如瞿说的,法律所重的是伦纪问题而不是是非问题。 这相当于什么概念?只要行为人确实达成这一罪责的客观事实,不管是什么原因什么程度都是一致的定罪量刑,简单粗...
先生在是书之导论中这样交待其立论之初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视角: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