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1941年,当该条约获得批准时,美国已经终止了允许其干涉拉美国家的一切协议。 在与墨西哥发生的一场争端中,睦邻政策经历了一次最为严峻的考验,那次争端的起因在于墨西哥试图削弱外国势力对本国经济事务的控制。从卡莱兹政府开始,墨西哥政府就已在支持那些限制国外势力占有墨西哥土地及矿物资源的法律。1938年墨西哥政府将...
“睦邻政策”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提出的。这个政策的实质是在“平等”、“不干涉”等虚的幌子下对拉丁美洲进行侵略和控制。当时,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亟需向外扩展市场。而由于前一时期执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美国同拉丁美洲国家间的关系紧张,拉丁美洲人民的反美情绪异常强烈美国。这些国家的...
长期以来,美国推行的“门罗主义”以及强加于拉美人民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他们产生了反美情绪。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德、意法西斯在拉美的大量投资严重损害了美国在当地的经济利益,使美国在拉美的地位受到很大打击,引起美国的不安。因此,美国推行“睦邻政策”。1933年罗斯福在一场演说中强调“...
这时,一向把拉丁美洲视为自己“后院”的美国,在其刚上台的第三十二届总统罗斯福主政下,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拉美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渗透,改变了威尔逊、哈定、柯立芝、胡佛历届总统对拉美国家实行粗暴的、公开干涉的大棒政策,宣布对拉美各国实行“睦邻政策”,企图改善美国同拉美的关系,以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
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称:在西半球,美国为了奉行门罗主义,不得不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但到了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强调睦邻政策,即在政治上任何美洲国家不应干涉另一个美洲国家的内政,在经济上奉行美洲国家之间互惠贸易政策。美国政策的变化是基于( )...
摘要: 美国“睦邻政策”新论时晓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对拉丁美洲实行的“睦邻政 策”.其本质和目的在于侵略和控制拉丁美洲,对此史学界多有分析和评价,而一睦邻政 策”作为历史时代的产物,其对拉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客观积极作用却很少有人论 及。事实上,美国的“... ...
标世新标世新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称:在西半球,美国为了奉行门罗主义,不得不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但到了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强调睦邻政策,即在政
自"门罗主义"诞生以来,一直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行动指南.但是该主义不是一个静止的理论,在不同的时代,美国领导层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利益的演变对"门罗主义"做出新的阐释,使"门罗主义"兼具时代活力.笔者将梳理从19世纪"门罗主义"诞生到二战爆发前"睦邻政策"提出这一时间段内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其...
浅析经济危机下美国实行睦邻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