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从尾骶沿脊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联络脑,其外从头顶正中经前额到鼻柱下端,至龈交穴止。这一主干,在营气运行时从上而下,即由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督脉,沿脑脊下行,后接任脉。 督脉旁支,上部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行,从目内眦上行,交巅顶,络脑,下项,挟脊,于腰中络肾;下...
其中有2个穴位在臀部,12个穴位在腰背部,其余14个穴位则分布在头部。 【经络循行】 督脉起始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 【主治病症】 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目眩,目痛,鼻渊,鼻衄,咽喉肿痛,口...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9穴,新增印堂穴归于督脉。督脉穴位从下到上分别是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分支 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
1.长强为督脉、足少阴经交会穴。 2.本穴为督脉络穴。 二、腰俞(《针灸甲乙经》) 【别名】背解,腰户,髓空(《针灸甲乙经》);腰柱(《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髓孔(《针灸大成》)。 【部位】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针灸甲乙经》) 【取法】在第四骶椎下,...
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痔疮,脱肛,癫痫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枢穴中枢,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当第10胸椎棘突下...
百会(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不语,癫狂,脱肛,阴挺,不寐,项强,痔疾,尸厥。 前顶(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狂,项强。 囟会(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
督脉穴位,共28个穴位,交会于足太阳的风门穴、任脉的会阴穴。以下详解督脉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主条目:督脉穴;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腰俞穴、腰阳关穴、命门穴、悬枢穴、脊中穴、中枢穴、筋缩穴、灵台穴、神道穴、陶道穴、风府穴、脑户穴、强间穴、后顶穴、前顶穴、囟会穴、上星穴、神庭穴、...
它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点。通过按摩或艾灸大椎穴,我们可以振奋一身之阳气,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特别是颈椎有问题的小伙伴们,大椎穴的疏通能够迅速缓解相关症状,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至阳穴:调心慌气短至阳穴位于背部督脉处,是人体阳气的重要枢纽。在中医看来,至阳穴是补阳...
1、百会:位于头部,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提升阳气、醒神开窍、调节内脏功能的作用。 2、大椎:位于颈部,是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具有疏风散寒、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的功效。 3、至阳:位于背部,是督脉上的穴位,具有温阳散寒、疏风通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4、腰阳关:位于腰部,是督脉上的穴位,具有温阳散寒、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