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睡眠——觉醒周期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睡眠的加深,慢波睡眠的3期和4期逐渐减少,但是快波睡眠逐渐增多 B. 正常成年人夜间睡眠刚上来就是慢波睡眠状态
我们的睡眠从入睡到觉醒一般为4到6个周期,每个周期由五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分别是: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经历这五个阶段所需的时间通常为90-120分钟,每个人各有不同,稍有差异。 1. …
介导睡眠-觉醒周期的中枢回路 由于大脑许多区域之间的大量相互连接,介导睡眠-觉醒周期的中枢通路是复杂的,如图2所示,并由Saper等【Neuron. 2010;68:1023–1042】,Saper和Fuller【Neurobiol. 2017;44:186–192】,Schwartz和Kilduff【Psychiatr Clin...
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在诸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十分常见。近期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因此,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利用临床前研究探索发病机制,使其成果能够成功转...
研究结果表明,睡眠-觉醒周期在响应睡眠和觉醒压力的突触功能的许多方面的磷酸化依赖性调节中起着核心作用,可能调节从可塑性到细胞内务管理的过程。干扰休息-活动周期几乎完全消除了突触蛋白中的磷酸化节律。因此,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理解经常与SD相关的精神功能障碍的分子基础。
星形胶质细胞对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 脑智卓越中心等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睡眠新机制 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调控睡眠-觉醒行为,其中腺苷信号被认为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既往研究采用非特异的GFAP-Cre小鼠,导致无法区分实验结果是星形胶质细胞还是神经元活动改变所致。当前研究采用病毒介导的高度特异表达体系,结合最新开发...
这表明不仅基础的抑制性突触传输随睡眠-觉醒周期发生节律性变化,抑制性突触可塑性也可以被睡眠-觉醒周期调节。 图1睡眠-觉醒周期中抑制性突触传输和可塑性的变化。 (图源:Wuet al.,Plos biology, 2022) 大脑中的锥体神经元接收来自不同类...
百度试题 题目人类睡眠具有()小时为一个周期的睡眠-觉醒节律。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24 反馈 收藏
依据人工对大鼠睡眠分析的模式,进行软件自动分析,后进行人工校正。以10s为一个基本单位,将睡眠一觉醒周期分为:(1)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S:以高幅慢波为特征,肌电活动明显减少;(2)快动眼睡眠期:以低波幅和持续的theta节律(6-10Hz为特征,无明显肌肉活动,不除外偶尔出现的肌肉抽动;(3)觉醒期:额一枕叶引出低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