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认为眶距增宽症是一种独立的颅面部畸形,现已证明两眼眶间骨性距离的增宽只是一种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类型的颅面畸形中, 比如 Tessier 0-14 号颅面裂畸形以及 Crouzon 综 合征、Apert 综合征等。 眶距增宽症只是一种症状学诊断,Tessier提出了 5 种可 能的病因:①中面部或颅面中部原发性发育不良;②单...
眶距增宽症是指两眼眶间骨性距离过度增宽的一种疾病。过去一向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颅面部畸形,但经过近年的仔细观察和分析,现已证明两眼眶间距离的增加只能说是一种症状,它可以出现在许多类型的颅面畸形中,因而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颅面畸形 (一)病因 法国Tessier提出有五种可能的病因(1)中面部或颅面部原发性发育...
病因分析:眶距增宽症是指双眼眶内侧壁间骨性距离过度增宽的一种疾病,可能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也可能与外伤或其他综合征相关。此病症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症状,还可能伴有鼻梁扁平、颅面畸形等外观异常。 治疗建议:眶距增宽症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你家孩子的情况,建议...
眶距增宽症的特征是眶间距显著增大(通常大于30mm),成年正常眶间距为25-30mm,超过此范围属于异常。 **B选项**:正确。眶距增宽症多为先天性畸形,主要因颅面部胚胎发育异常(如额鼻突发育障碍)导致。 **C选项**:正确。该畸形常伴随其他面中部发育缺陷(如面裂、唇裂、鼻裂等),属综合征性表现的一部分。 **D...
眶距增宽症,是因先天性畸形所致两眼眶间骨性距离增宽,其临床表现为双眶间距明显过宽可伴有颅面裂、鼻梁扁平、泪溢,皮下组织增生,脑脊膜膨出以及颅面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的面部外观和身心健康。 临床上可以发现眶距增宽症和以下五种病因相关: (1)中面部或颅面部原发性发育不良。 (2)单侧颅面裂、颅面部正中裂...
眶距增宽症(hypertelorism)是指两眼眶间骨性距离过度增宽的一种疾病,同时它也是一种症状,可以出现在许多类型的颅面畸形中。[1]其临床表现为眼眶间距明显增宽,部分患者还可伴有面裂,以及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鼻部发育畸形(包括短宽鼻、分叉鼻、长鼻、鼻缺...
针对眶距增宽症手术原则的分析如下:1. **A选项**:5~6岁是手术最佳时机。正确。此阶段患者面颅发育相对成熟,颅骨再生能力仍较强,是公认的手术时机。2. **B选项**:U形截骨术应选用横颅冠状切口。错误。U形截骨术多用于较轻度的眶距增宽(如I、II度),通常采用颅外径路,无需横颅冠状切口(该切口多用于需...
#眶距增宽症# 眶距是指两个眼眶之间的距离,严格讲是上颌骨额突,额骨鼻突,泪骨交界点的dacryon点的距离,正常人眶距小于30mm,超过这个距离可诊断为眶距增宽症,根据情况可分轻、中、重三度,>40mm是重度。图...
E正确答案:E解析:IOD 30~34 mm为轻度眶距增宽症;35~39 mm为中度眶距增宽症;大于40 mm为重度眶距增宽症。相关推荐 1关于眶距增宽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面裂可造成眶距增宽B.最佳手术时机是5~6岁C.手术不当可造成颅内高压D.术后要重视眼、鼻、口腔的护理E.重度眶距增宽症者其内眶距(IOD)大于...
病情分析:眶距增宽症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来决定,主要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矫正治疗。 1.手术治疗: 在一些病例中,通过内固定器矫正眼眶的位置是必要的。这种手术多在患者幼儿期进行,以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复杂型眶距增宽症可能需要额面部重建手术,通过移植骨组织或使用钛板、螺钉等材料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