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50年时间,云冈石窟才得以开凿完成。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可见,云冈石窟是一处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西立佛...
(2)根据材料“凿石开山,因崖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可知,中国石窟艺术的特点是古印度佛教艺术与中国秦汉时期高超的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介于在神与人之间;石窟环境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强调环境与心境结合;石窟造像最初都是装彩的,效果强烈;石窟雕像的...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它开凿在侏罗纪砂岩之上。其壮观的景象曾被古人形容为“真容巨壮”“穷诸巧丽”。现存主要洞窟45个,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曾两次获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今年,景区总参观人数已经突破300万。自2001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云冈石窟就开始利用数字技术...
云冈石窟官微2022-07-29 14:46发表于山西
(3)根据材料一“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材料二“图片:龙门石窟像;云冈石窟像”可知,石窟艺术的艺术价值有: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题材多与佛教相关,成为美术与宗教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考证。【答案】(1)事件:云冈石窟开凿的情况。(2)龙门石窟”位于今天的河...
云冈石窟开凿的情况 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开凿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石窟艺术:“凿山,因崖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开凿石窟的目的是什么?,开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石窟艺术有哪些特点。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1)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 山削崖,...
大同:云冈石窟“真容巨壮”“穷诸巧丽” 成为全国两会文物保护议题的“热频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让大同人民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一场“代表通道...
云冈石窟:凿石开山 真容巨壮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座,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
1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开凿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云冈石窟位于 [ ]A.甘肃敦煌 B.河北邯郸 C.山西大同 D.河南洛阳 211.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开凿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