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一提,正是因为情绪、感受等也可以进行完全传送,所以撒谎和欺骗是不可能的,因为虽然人们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可以作假,但心灵感应传送的是自身真实的情绪和感受,这些无法作假。传送没有距离限制,再远都不是问题,祈祷就是一种跨越物质世界与灵界的两个世界之间的传送。传送不但可以跨越无限的距离,而...
人类正陷于严重的精神分裂,一些人推崇科学,数学符号在他们心中成为新的上帝,认为人类极可能生活在高级文明创造的虚拟世界中;而在另一些人心中,宗教信仰无疑是真实的,它不仅不受理性的约束,甚至是反理性的,各种极端主义思潮在此观念的支配下兴起。今日如何认识符号和经验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符号可以嵌入经验世界?在...
人与人差距,先于思想、经历和教养,呈现人前,而后真实的另一面藏在不为人知处。我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一边想随波逐流,一边要勇于自我,性格是不治之症。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会在无数个思考自我的深夜,看清世界的真相,可能之前笃定的会崩塌。成长是对所有客体体验的祛魅,没有一样是让你永远保持喜悦的。意识...
当你把所有精力面向对方,把经营关系当成一生的使命到最后你会发现:它可能在某个阶段让你获得了某个人某段美好时光,但他浪费了你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心力。你为了绑住一个如此平凡的人,付出了整个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的时间。希望大家今年的目标是重新爱上自己,爱上世界,爱上生活,自给自足的光,永远不会暗...
这是在费尽力气去寻找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试图想使不真实的东西变得真实,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样做只是无明。现在我们渐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东西,它就是中道的平等心,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自嘲让陌生的心灵变得清静#到处都是人#真实的人生#认识世界 ...
休谟认为,在心灵面前,除了知赏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了。因此,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行能知道的。休谟的观点①否认了生疏世界的可能
一、感知的迷雾:世界不真实的背后 感觉世界不真实,医学上常被称为“现实解体”或“解离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个体感到自己与周围环境、自身情感或身体存在之间的连接变得疏远或断裂。这种体验可能由多种因素触发,包括但不限于: 心理压力:长期承受高压、焦虑或抑郁情绪,可能导致个体对现实的感知产生扭曲。
我自卑怯懦,然而,以真正的自我开启独自生活之旅!余华老师的文字,即便品读万次,依旧令人感动不已。他的大脑中为何能装载如此多的智慧呢?我对《我胆小如鼠》这本书着实喜爱至极。此篇既真实又极具讽刺意味,诚如余华老师所写,这并非一个人的记忆,而可能 - 墨汐读书于2
弱者梦想现实中有但他无力得到的东西,他以之抚慰生存的失败;智者梦想现实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东西,他以之解说生存的意义。人同时生活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中。内心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外部世界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
究其根本则为世界的本来面目是合一的,所有的一切是一体的,包括心理和物理,外部和内部,万事万物皆为一,这与佛教经典《般若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概念完全吻合。所以在看似完全无关的事件上,甚至是潜意识与现实世界中找到“共时联系”也就存在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