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林子再大,也不过只能占其中一枝;偃鼠到黄河里饮水,黄河再大,也不过只能灌满自己的肚子。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永无止境的贪念。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人应该驾驭外物,而不是被外物奴役,从而被欲望拖累。欲望过剩,双眼被蒙蔽,就看不见眼前的危险;凡心被包裹,就感知不到将至的祸...
看庄子如何嘲讽小聪明的人:东西跳梁,死于罔罟 在庄子眼里,那些凭借小聪明,自鸣得意的人,就像看耍猴一样。《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铙有趣味的描写:“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意思是:“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经常低着身子匍匐于地,等待...
这个意思表面看起来简单,但在庄子时代提出来是需要相当魄力的,儒家、墨家在当时都是显学,庄子想把这些...
庄子很少直接揭示这些寓言故事所包含的蕴意,而是将其交给读者自行体会,所以庄子到底说了什么?庄子认识到人生其实很渺小,人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看天龙八部,慕容复一生所求就是光复大燕,所谓大燕,就是西晋灭亡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由鲜卑慕容氏建立的五个以“燕”为国号的政权,分别为前燕、后燕...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这是一个鲁国的木匠,名叫梓庆。他“削木为镶”。这镶,是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会雕饰着猛兽。这镶还有一种解释,说它是一种乐器,上面雕成老虎的样子。 这木匠把镶做成了“见者惊为鬼神”,看见的人...
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
没想到,他对于自己的死看得更开。他如何对待自己的死?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杂篇·...
庄子与惠施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辩论。一次,他俩一同来到了濠梁之上。庄子说:“你看这鱼游来游去,多快乐呀。”惠施是逻辑论辩行家,他立马抓住庄子的思维漏洞进行了反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反问道:“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哲理启示:这个故事...
道家智慧:从“相忘于江湖”,看庄子如何处世?众所周知,老子与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两座高峰。进一步的说,老子主张“无为”而天下治,治大国如烹小鲜,而庄子的思想格调则更愿意“相妄于江湖”,诠释的是一种“逍遥”似的解脱。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探讨的是治国之道,那么,庄子则更讲究个人的解脱,即庄子的思想,更...
庄子对人性是看得很透彻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加缪也说过:“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这就是庄子的不乱于人。逍遥游 要想做到逍遥游,就必须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可以说,庄子都做到了,于是才有了他的逍遥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蒋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