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戏,即眉鄠,或称“迷糊”、“迷胡”、“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主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眉户盛行于关中,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和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
眉户戏著名剧目主要包括《迟开的玫瑰》和《酸枣树甜枣树》。《迟开的玫瑰》:该剧以西部某大城市的一个深巷小院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乔雪梅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因家庭变故而牺牲个人前途和幸福,三次放弃深造和成家立业的机会,全力支持弟妹的故事。剧目展现了乔雪梅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心路历程,通过...
眉户戏是陕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名称多样:眉户戏又名“迷糊”、“曲子戏”、“弦子戏”。流行地区:在关中地区盛行,同时在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和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传播。艺术魅力:以其委婉动听的曲调,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演唱形式:既保留了地摊...
陈来存说,2023年9月,大寨子村开设眉户戏直播间,每周一、周三、周五直播眉户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推介眉户戏特色剧目,并附带推销村里菜籽油、土鸡等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已直播60场次,粉丝达7000多人。大寨子村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眉户戏代表性传承人曹长德告诉记者,他从12岁就跟随大伯学眉户戏...
眉户戏在陕西关中当地农村方言也叫迷糊戏,迷胡戏又名“曲子戏”,属曲牌体,是古代“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的称谓。在咸阳市各县区广泛流行。很多80后年轻人应该都小时候听过《梁秋燕》《张连卖布》这些经典戏曲文化,可能你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小时候就已经耳熟能详眉户戏的文化了,经过多年的发展眉户戏...
《梁秋燕》是一出农村青年男女反对封建买卖婚姻,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眉户戏。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与厚爱,群众中曾流传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谚语。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梁秋燕的唱词吧。 情投意合 梁秋燕: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慰劳军属把呀么菜剜,样样事我要走在前面。人家英雄上了前线...
记忆中,眉户戏《张连卖布》是我最喜欢听的一部戏文,不仅仅因为是一部丑角戏,更重要的是这部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小道理,市井小人物生活虽然来的不那么轰轰烈烈,但是演绎的一样的有滋有味,而这不正是我们大多数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写照吗?看似波澜不惊,但哪怕瓢磕了碗,仅仅芝麻粒小的一件事,他便能演绎出一大...
眉户戏《百戏图》演唱唱词刘永寿改编并演唱小堂研磨,胡迪骂阎罗(胡迪骂阎罗),百花赠剑渡银河(百花赠剑),孙玉姣门前拾玉镯(法门寺),武松投奔梁山伯(逼上梁山), 黄家父子反出了朝歌(闯宫抱斗), 崔秀英三上轿(三上轿),薛猛镇阳河(薛刚反唐), 郑元和打过莲花落(李亚仙), 机房训子王氏春娥(双官诰),小寡妇...
眉户也称“迷胡”、“小曲”、“曲子戏”,据传最早发源于眉县、户县、周至、武功、凤翔一带的情歌小调,明末有康海、王九思等倡导所唱的“康王调”,即包含眉户及其它小调在内,据老艺人称,历来就俗称此调为“风搅雪”;又传说源于二华(华县、华阴),后传至眉县、户县。因唱腔与“郑声”相似,郑国辖地即包括今“二华...
2:19:18 眉户本戏《老槐树下》潘国良 山 心系秦腔 0 6年前 2:01:59 眉户本戏《张小民》山西临猗县眉户 心系秦腔 0 6年前 2:06:01 眉户本戏《卖爹》山西运城盐湖区蒲 心系秦腔 0 6年前 1:37:20 眉户本戏《槐乡追梦》山西运城盐湖 心系秦腔 0 6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