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_{ ext{set}}):保护装置的整定阻抗,是保护装置根据系统参数和保护要求预先设定的一个阻抗值,用于与测量到的阻抗进行比较。 (V_1, V_2, t_1, t_2, l_1, l_2, n_1, n_2, f_1, f_2):这些参数在相间距离保护的调试公式中分别表示两个电网之间的电压、时间...
首先,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故障点与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来决定保护的动作时间。在相间短路情况下,距离保护的电压计算通常基于以下公式: [ U = Z cdot I ] 其中: - ( U ) 是相间短路电压; - ( Z ) 是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的阻抗; - ( I ) 是通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阻抗 ( Z ...
保护距离是指相间距离保护所对应的线路长度,其一般应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Lp = Kp * L 其中,Lp为保护距离,Kp为保护系数,L为线路长度。 在实际计算中,应根据具体线路的物理特征选取合适的保护系数。同时,由于混合线路的存在,可能会产生等效阻抗的问题,需要对阻抗进行修正。 3.2 阻抗设置是指确定距离保护所需的阻...
CT变比为500:5,接线正确。此时,A相的测量阻抗为2Ω,B相的测量阻抗为1.5Ω,求此时的相间短路距离保护的阻抗为多少? 根据公式Z=|Za+Zb|,代入实测值得到Z=|2+1.5|=3.5Ω。因此,该电力系统的相间短路距离保护阻抗为3.5Ω。 四、总结 相间短路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
输电线路相间的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1 7.1相间距离保护第Ⅰ段的整定 相间距离保护第Ⅰ段的整定值主要是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相间短路故障条件来选择。在图7-1所示的网络中,线路AB保护1相间距离保护第Ⅰ段的动作阻抗为:(7-1)/km;——AB线路保护1距离保护第Ⅰ段的动作阻抗值,——距离保护第Ⅰ段可靠系数...
相间距离保护是其中一种保护方式,用于检测线路的故障情况,并快速切除故障部分,保护整定计算是指根据线路的物理参数和要求,确定保护装置的参数。 一、110KV出线线路的保护配置 1.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一种保护方式,采用电流互感器将线路两端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差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差动保护即动作...
相间短路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一、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 电流保护具有简单、可靠、经济的优点。其缺点是对复杂电网,很难满足选择性、灵敏 性、快速性的要求,因此在复杂网络中需要性能更加完善的保护装置。距离保护反映故障点 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动作, 由于它同时反应故障后电流的升高和电压的降低而动作, 因此 其性...
距离保护相对零序电流保护及其他电流保护而言,其突出特点是受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小。 二、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1.助增系数的选择 助增系数的选择。在计算分支系数时一般选择下级线路的末端故障作为参考位置,按照电源侧最大方式,分支侧最小方式,来进行计算。当假设分支侧最小方式为0,则助增系数为1,此方式也就演变为...
线路阻抗的模值ZL==5.68(Ω/ph)距离保护的第I段按线路全长的80%整定,则一次整定阻抗值为=5.68×0.8=4.5(Ω/ph),二次整定阻抗值为=4.5×120/1100=0.49(Ω/ph)。 (2)最大灵敏角按线路阻抗角整定,即 故第I段整定阻抗的二次值为0.49Ω/ph,最大灵敏角为61.6°。 答:二次整定阻抗为0.49Ω/ph,最...
计算时间:0S和4S(0S用于主保护,4S用于后备保护) 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用于保护整定计算) 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计算(用于保护校验) b、设计本站与枢纽变B1联络的110KV出线线路的保护配置及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和校验(I、II段采用方向阻抗特性,III段采用偏移度为0.2的偏移阻抗特性),用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