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是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他生活在国家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词作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相见欢》这首词是朱敦儒在南宋初期,面对国家沦陷、中原大乱的社会现实,心中充满忧虑和无奈之时所作。靖康之难后,汴京沦陷,二...
南渡之前,朱敦儒在宋徽宗宣和年间出仕,后来因为宣和乱政而辞官归隐。靖康中他曾被召至京城,然后再次辞官。朱敦儒历任左承奉郎、通判临安府、枢密行府咨议参军、秘书郎、都官员外郎、江南东路制置大使司仪参军、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等,最后退休后居住在嘉禾。即使在秦桧下台后,他仍然不出仕,直到绍兴二十九年(115...
朱敦儒相见欢原文及翻译如下: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作者】朱敦儒【朝代】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登上金陵城的西门城楼,倚窗远眺,深秋之景尽收眼底。滔滔江水,在夕阳下奔流万里。中原战乱,官僚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呢?风啊,请...
《相见欢·吟蛩作尽秋声》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词,出自《全宋词》。作品原文 相见欢 吟蛩作尽秋声,月西沉。凄断余香残梦、下层城。人不见,屏空掩,数残更。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一1159年),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
1二十三、相见欢朱敦儒【原文】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文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译文】登上金陵城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士族四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赏析】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
《相见欢·深秋庭院初凉》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词,出自《全宋词》。作品原文 相见欢 深秋庭院初凉。近重阳。篱畔一枝金菊、露微黄。鲈脍韵。橙薤品。酒新香。我是升平闲客、醉何妨。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两宋之际河南府洛阳(今属河南)人,字希真,号岩壑,人称洛川先生。早年隐居不仕,屡...
朱敦儒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北宋灭亡后,朱敦儒随中原官员一同逃往南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中年词风激昂慷慨。这首《相见欢》,即是他南渡后登上金陵城楼远眺时所写,感情激越,炽热动人。02词句赏析相见欢,是词牌名...
1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译文】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到扬州。鉴赏】此词是作者抒发爱国情怀的...
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二、阅读理解 1.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古人常用 、 等意象表现悲凉之情。 2.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 。 3.“中原乱,簪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