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钱声帮和博士生江林巧等的题为SDSS J001641-000925: the First Stable Red-dwarf Contact Binary with a Close-in Stellar Companion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发现首例稳定的红矮星相接双星,并发现该双星存在近...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相接双星各物理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出周期跟质量比的关系,把相接双星的截止周期从目前的0.22天下推到0.15天。 相接双星是两颗子星相互靠得很近,都充满洛希瓣且拥有一个公共包层的强相互作用双星系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相接双星的周期截止在0.22天,不...
近日,国际顶级天体物理杂志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玉溪师范学院数理学院徐虎山博士(第一作者)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朱俐颖研究员在相接双星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该项工作对相接双星的W次型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并首...
主要是kuiper悖论和Lucy悖论,kuiper悖论关注于相接双星是如何形成的,而Lucy悖论关注于为什么相接双星可以长时间存在。他们的重点都在相接双星的物质转移和角动量转移上,可能它的物理机制和我们经典的物质转移理论不同。 Kuiper悖论(Kuiper's Paradox) 相接双星(contact binaries)指的是两颗恒星如此接近,它们的外层大气...
相接双星是一种双星系统,只是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0。, 视频播放量 826、弹幕量 1、点赞数 15、投硬币枚数 2、收藏人数 8、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好汉科普, 作者简介 非专业趣味科普视频分享,相关视频:新的宇宙最大恒星WOH G64:内部能装下153亿个太阳,只剩半条命的白矮
图1:相接双星示意图(源自网络) 李凯等人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16米和85厘米望远镜以及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1米、50厘米望远镜对相接双星TYC 3801-1529-1进行了多次测光和光谱观测。分析结果表明,TYC 3801-1529-1的质量比仅为0.035,是目前宇宙中质量比最小的相接双星,突破了现有理论下限。由于其自旋角动量与轨道...
神奇的相接双星:两颗恒星面对面连接在一起 我们的太阳系中只有太阳这一颗恒星,但是我们的邻居比邻星却是有三颗恒星组成的,这三颗恒星相互绕行运转,所以比邻星的空间环境比太阳系要复杂很多,不过宇宙中大部分的恒星其实是双星系统。 双星的模式其实比较简单,就是两颗恒星绕着两者共同的质量中心旋转。一些双星之间的距...
综上所述,相接双星的起源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途径。零龄相接双星,是在双星系统形成初期,角动量不足的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而由分离或半分离双星子星的演化而来的相接双星,则与子星的半径膨胀及其洛希瓣的充满紧密相关。通过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相接双星的形成机制,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宇宙中双星系统的多样...
洛希瓣是指在双星系统中,由一颗子星引力作用范围内的物质构成的区域,这个区域内的物质会受到两颗子星引力的共同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状态。在相接双星中,两颗子星的洛希瓣相互接触,使得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进一步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包层。这种物质和能量的双向交换是相接双星系统中非常...
近日,《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张旭东和研究员钱声帮在相接双星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该研究分析相接双星各物理参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导出周期跟质量比的关系,将相接双星的截止周期从目前的0.22天下推到0.15天。相接双星是两颗子星相互靠得很近,均充满洛希瓣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