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直裰 [zhí duō] 又名:直掇 / 直缀 术语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直裰,又作直掇、直缀,袍服的一种。交领右衽,领子可缝护领。上下通裁。一般为窄袖,也可作直袖或琵琶袖,衣长过膝,衣长及袖宽各随穿着者需要而定。衣身自腰部以下开衩,内无接摆。包括士庶男子穿着以纱罗纻丝制成、大襟交领、长度过膝、无...
直裰,这一简洁大方的男士服饰,其名称会因细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加入内摆设计的直裰被称为道袍,而加入外摆的则被称为直身。尽管三者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展现了男士服饰的独特魅力。这三者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两侧开衩处的摆的设计上:直身的摆与圆领相似,设计在外侧,非常显眼。道袍的摆则位于内侧...
直裰,这一汉服服饰,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但在宋朝时已初具雏形。到了明朝,直裰的款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直裰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世俗世界”中,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两侧开衩且无摆的衣服。这种衣服的穿着层次相较于有摆的前两者更为低调。在许多画像中,仆役或庶民所穿的衣服很...
在明前期时,直裰、直身、道袍甚至会指同一款式,到明代后期,直身、道袍、直裰基本就各有所指了,一般来说,三者的区别在于两侧开衩处的摆; 直裰则没有摆,就是开衩,能从开衩处看到里面的衣服或裤子,就和戏曲里面的褶子那样,所以直裰在后来一般是和尚、尼姑、小厮、仆人这类人穿着,便于活动,相对来说,也就不如直身...
道袍、直身和直裰在汉服中各有特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直身有摆且摆在外部;道袍有摆但摆在内部;而直裰则两侧开衿且无摆。这些细微的差别使得它们在汉服中各有独特的魅力。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直裰这一汉服款式的独特之处。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
1. 直裰,作为男子专用的衣裳,其独特之处在于:直裰从宋朝起就是一种服饰,特别是在宋明时代的读书人中流行,男子穿着直裰,显得十分儒雅。直裰的设计上下通裁,两侧开衩,旨在方便行动。腰间可以系宫绦或带钩,也可以不系。2. 在两宋时期,直裰主要是僧侣穿着,部分文人也有穿着。到了明朝,直裰的...
1628 0 03:01 App 挑战制作100件汉服——(一)直裰的详细制作流程1 1628 0 02:55 App 挑战制作100件汉服——(二)唐圆领袍的详细制版教程4 833 1 02:58 App 挑战制作100件汉服——(一)直裰的详细制作流程4(完结篇) 614 0 02:53 App 挑战制作100件汉服——(一)直裰的详细制版教程2 459 0 02:59 ...
直裰两侧开叉,没有衣摆。 圆领袍 🌟 圆领袍的领型分为四种:无领、微立领、宽领、立领。圆领袍也叫团领、盘领,至少在汉朝初年就出现了,早期作为内穿的衣服存在。魏晋南北朝后,开始作为正装穿着于外,流行于隋唐至明末,男女都可穿。刚开始为直袖或者箭袖,作为常服穿着。到了宋明,则发展成为了礼服,官员也穿...
汉服-直裰 直身 道..直裰是从宋朝就开始出现的一种服饰, 最初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 少数文人也有穿着, 宋制的直裰一般是不开衩的。到了明朝, 直裰已在文人、士大夫中广泛流行, 明制直裰的基本特征为交领, 衣长过膝, 两侧开
与深衣制的独特裁剪方式不同,通裁制汉服呈现出一体化长袍的设计特点,如圆领袍、直裰、直身、道袍、道服以及行衣等款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直裰、直身和道袍这三款汉服,它们仅在领子处进行精致镶边,而衣缘则保持简洁,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开衩长衣之美。在这些款式中,除了圆领袍适合男女穿着外,其余如直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