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体会是,在“筑基炼己”和“炼精化气”阶段,还是以意守下丹田为主,因为刚开始练习气功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意守部位,只叫他返观返听身体,那是无法做到,也很难得其要领的。至于具体位置不必过于追求准确,因为所谓的意守指的是若有若无、...
“盲修瞎炼”出自宋代夏元鼎的《西江月》。“盲修瞎炼”全诗《西江月》宋代 夏元鼎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子其勉之,当遇赤城人矣。后于祝融峰遇圣师,指迷金丹大道,果应存无守有,顷刻而成之妙。乃知十余年间钻冰取火,盲修瞎炼,今一得永得,实在目前。因足前梦,为《西江...
你没有明心见性,看不清自己的习气毛病,不知业力所在,很难下手修炼。 通常所说的“盲修瞎练”,指的就是心眼没有打开。 如果心眼打开,见到了自己的佛性,你所做、所想,自然会符合道。 按宗下讲:明心见性后,才是修行的开始。 才能让...
求解签 古今明师出高徒,学佛必拜善知识。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原文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只有真正明白真理的师父才能教出高明的徒弟,要学习觉悟之道必须拜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为师。自作聪明,以为自己能理解书上的内容,一个人盲目的修行,最终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就是说你要...
有一句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当我们刚刚接触一项新鲜事物,往往充满激情,动力十分充足,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开始慢慢懈怠了。三分钟热度是大多数人共有的毛病,学佛修行同样是如此。下面有六种学佛路上的“盲修瞎炼”,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呢?第一、好高骛远,一心求无上妙法 有的人...
“总是盲修瞎炼”出自宋代夏元鼎的《西江月(十之四)》。“总是盲修瞎炼”全诗《西江月(十之四)》宋代 夏元鼎举世沈迷大道,傍门小法求丹。咽津纳气等成仙。真个无知痴汉。何异雄鸡抱卵,梦同哑子交言。阴阳非类隔天渊。总是盲修瞎炼。作者简介(夏元鼎)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
思想了就巳经动了思想,用思想去思想那个不思想的,那怎么可能啊? 药山禅师回答,三个字:非思量。 打坐就是要你在这个非思量境界,做到了就是真正打坐。 那么非思量是什么境界呢? 非思量是个真实不虚的状态,并不是虚构的,假想的或理念的状态。这就是叫做无念之念,是分别意识不动以前的境界。那么分别意识发生作用...
不懂佛理还学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炼。有人总结了11种盲修瞎炼的情况,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第一、没有正知正见 正知正见就是学佛修行的方向目的,方向目的不明确,就会走邪路,果不正,因就不正。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众生了脱生死,不是为了治病,更不是为了名利。有人认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修行,其实积德行善...
盲修瞎炼会给你的今生和来世带来很大的伤害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人身,暇满人身的真实价值,特有的功德和意义,应该知道如何珍惜它、利用它了。最终我们要在相续中生起定解,对此有甚深的了解,发自内心地想珍惜它,真心地想发挥它的作用,而不只是想想,还要有行动与行为。 要想将暇满难得修持圆满,就要从内心深处、发...
据有慧心的修行人归纳总结表明,一般瞎修盲炼者会患六种病,分别为:懒、痴、狂、幻、乱、魔。其具体表现如下: 懒是因为修行是做减法之故,所以有人以为不断放下,就是无所作为,毫无斗志,没有进取的张力。 痴就是执念成痴,无视生活之灿烂多彩,醉心于一途,每天神神叨叨,作茧自缚,划地为牢,与世界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