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陶澍在书桌上写了两个字“盱眙”,让路德辨认。路德认了许久,都没有认出。陶澍笑着说:“学无止境,你应当勤劳不懈,努力学习。这两个字,应该读作xū yí。”陶澍告诉路德,“盱眙”是江南地区一个县的名称。2000年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东海郡下设立了一个县,叫“盱台”。后来,因为这个县的县治...
#淮安# 【地名故事:盱眙四十里桥的来历[来]】盱眙县桂五镇四桥村境内,有一条涧河从这里穿过,1958年前,涧河上有一座单孔桥,全是青条石砌成。两侧靠桥孔上方,各雕刻龙头一只。张口瞪目,很是威严。桥孔内各有...
近代,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盱眙县委书记李桂五,组织西高庙农民武装暴动,成立盱眙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中,爱国绅士王养吾,组织千名民练抗击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炮兵英雄王工一,在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历代名人在盱眙也曾留下足迹。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入仕前在盱眙经商时,留下管鲍分金的传说;秦末...
为了让孩子加深对元旦节的认识,体验元旦的喜庆气氛,近日,盱眙县仇集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庆元旦活动。 活动中,各班老师通过ppt、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元旦节的来历和习俗。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庆祝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供稿:盱眙县仇集幼儿园)...
盱眙在秦时建县,其后曾为郡、为州、为府,秦末楚汉时还是楚义帝楚国都城。到了五代十国时,吴睿帝杨溥觉得盱眙是战略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故加强军事统治,于吴大和三年(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升“盱眙县”为“招信军”,这个“军”不仅是一级政府建制,也是用军队管理体制治理地方的一种方式。但只过了六年,到937年...
晚清时候,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南不识盩厔,北不识盱眙。”这句俗语有什么来历? 它与晚清名臣、两江总督陶澍有关。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生于1777年。陶澍出身书香家庭,父亲陶必铨是当地闻名的私塾老师。受父亲的影响,陶澍很早就在著名的岳麓书院、安化学宫等地读书。1800年,陶澍与父亲一起来到省城长...
晚清时候,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南不识盩厔,北不识盱眙。”这句俗语有什么来历? 它与晚清名臣、两江总督陶澍有关。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生于1777年。陶澍出身书香家庭,父亲陶必铨是当地闻名的私塾老师。受父亲的影响,陶澍很早就在著名的岳麓书院、安化学宫等地读书。1800年...
晚清时候,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南不识盩厔,北不识盱眙。”这句俗语有什么来历? 它与晚清名臣、两江总督陶澍有关。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生于1777年。陶澍出身书香家庭,父亲陶必铨是当地闻名的私塾老师。受父亲的影响,陶澍很早就在著名的岳麓书院、安化学宫等地读书。1800年,陶澍与父亲一起来到省城长...
盱眙在秦时建县,其后曾为郡、为州、为府,秦末楚汉时还是楚义帝楚国都城。到了五代十国时,吴睿帝杨溥觉得盱眙是战略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故加强军事统治,于吴大和三年(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升“盱眙县”为“招信军”,这个“军”不仅是一级政府建制,也是用军队管理体制治理地方的一种方式。但只过了六年,到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