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出自东汉初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说盂兰盆经》,此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无数图画及戏曲的题材,并衔生出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等。故事具体内容如下: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姓傅的员外,他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时常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他的儿子傅罗卜受他的影响,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目连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经典,讲述了目连尊者为了拯救其堕入饿鬼道的母亲所经历的种种艰辛。👀 起因:目连之母因生前贪婪吝啬,死后堕入饿鬼道,饱受饥饿之苦。 经过:目连得知后,运用神通之力,送食物给母亲,但食物皆化为火焰,无法食用。目连无奈,向佛祖求救。 结果:佛祖指点目连,需在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会,以百...
目犍连尊者听闻佛陀教导之后,依随佛陀所示的方法,于七月十五日那天,预备种种饮食,盛于盆器之中,恭敬虔诚地奉佛献僧,当时佛陀也由于这个因缘,而讲了一部《盂兰盆经》。由此可知,七月十五日,能设斋供佛及僧,其功德真能超荐七世父母之罪业。 这个节日起源于《盂兰盆经》中所载佛弟子目犍连报恩救母的典故,佛教...
目连求得十方众僧,在七月十五那天一起施法念经,然后再给母亲送去食物,终于令他母亲摆脱了饿鬼道,重新投胎转世。以上就是目连救母的故事,后来有出现很多版本,比如相声、戏剧等等,甚至有些版本还把黄巢说成是目连转世,因为他在救母的时候把地狱里的十万八千个鬼魂也放了出来,而黄巢起议的时候据传说杀了十万...
📜根据《盂兰盆经》的记载,佛弟子目连拥有天眼通的神通,能看到他的母亲堕入了饿鬼道。🍚他满怀孝心,用钵盛满饭食,想要送给母亲,但因为母亲过去所造的恶业,饭食一到她手中就化为火炎。🔥🙏目连为此向佛陀寻求解救之法。佛陀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按照指示,用盂兰盆盛着珍果素斋来供奉母亲。🍎🥦...
于是,在七月十五日的解夏之时,目犍连尊者以最虔诚的心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母亲超度回向,藉此僧众的功德力,地狱的刑具当下平息,许多饿鬼道的众生也因这分福德而解脱得救。 目犍连尊者的孝行流传在人间,后代佛教徒因此于每年此时举行孟兰盆会,供养三宝以报父母恩,所以七月也是佛教的孝亲报恩月。
🌸【故事】 释迦牟尼佛曾给目连讲过一个方法,以帮助他救出在地狱受苦的母亲。目连的母亲因毁谤佛法僧三宝,罪业深重,无法自救。佛告诉目连,想要救母亲,必须在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时,设盂兰盆供。这个供品要先供十方僧,在僧未吃之前,目连自己不可吃。然后供佛、法、僧,之后才可使用供品。
目连尊者见到这种情形,悲痛至极,高声号哭,涕泪进流,急忙来到佛前,向佛哭诉他母亲的遭遇。佛对目连说:“你母亲于过去生中所造罪业深重,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拯救。虽然你的孝心很切,哭声可以感动天地,但即使纠合天神地祗,乃至四大天王率天兵天将也是帮不了忙的。只有仰仗十方众僧的大威德神力,才可以使你...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佛教经典中的一段感人故事——《目连救母》。📖故事的主角是目连,他以神通广大著称,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一。目连的母亲在生前并未修行善事,甚至做了许多恶事,因此死后堕入了地狱之中。目连凭借自己的神通,发现了母亲在地狱中的苦难,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