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目病。目痒肿痛,翳膜,目珠夜痛,目中赤脉,及肝虚泪多等。 组成:当归二钱,赤芍二钱,大熟地五钱(或用生地),黄芩一钱五分(酒炒),薄荷二钱,甘菊二钱,甘草五分,川芎一钱。 用法:上水煎,食后、卧时稍热服。 加减: 目痒,加蝉退、防风各一钱五分; 目肿,加...
目痒,是指睛珠完好,视力正常,但睑边、毗内、甚至睛珠,痒极难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眼部疾病。 临床上引起目痒的原因颇多,由于风、火、湿热、血虚以及邪退正复,气血得行均可导致。轻者痒处不定,重者痒若虫行.甚至痒极难忍。如果偶然发痒,症状轻微不严重者则不属病态。 目痒可出现现代医学多种眼病中。最常...
目痒之病名首见于《外台秘要》。又称痒极难忍外障、痒极难忍、眼内风痒、痒若虫行证、时复赤痒等。时复证病名见于《证治准绳·七窍门》。 (时复)目痒是因时邪与湿热交阻所致。以发病时白睛红赤,奇痒难忍,每年至期而发,过期乃愈,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所说的春季卡...
目痒病的发病常常是由于外来的风邪侵袭,导致邪气在眼睑和皮肤纹理中流动。若伴随脾肺湿热内蕴,再受风邪侵扰,风邪和湿热上行,阻碍经络运行,形成气血滞涩,从而引发此病。另外,肝脏血气不足,血虚引发风动,也会引起眼痒的症状。眼睑的健康与脾脏关系密切,白眼球则与肺脏相关。当脾肺湿热扩散至眼睑和...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协作组制定的“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目痒(变应性结膜炎)的患者。 2.合并角膜和虹膜急性病变者,不...
针对目痒病的不同证型,中医有不同的辨证论治方法。对于风邪外袭型,主要采用驱风一字散,由炮川乌、川芎、荆芥等组成,如睑内颗粒红赤,可加入黄芩、桑白皮等清热药物。单方验方散风止痒汤则以麻黄、红花等为主,风寒症状重者可适当增加细辛和羌活。睑结膜型或球结膜型者,根据部位分别添加川芎、...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眼科学》(廖品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年). (1)以眼部发痒为主症的眼病; (2)双眼视力如常,眼内或两眦作痒,或痒如虫行,或奇痒难忍; (3)或有畏光,流泪,或有粘丝状分泌物; (4)或睑内面有扁平,大小不等,质坚...
增强身体免疫力眼痒病(变应性结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04内治法补肾壮阳:使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如熟地黄、枸杞子等,以增强肾功能,提高免疫力健脾化湿:使用健脾化湿的药物,如茯苓、白术等,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邪排出祛风止痒:使用祛风止痒的药物,如荆芥、防风等,以缓解眼部瘙痒症状养血润燥:使用养血润燥的药物,如当归、...
目痒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人的主观症状和眼部检查。患者通常会感到双眼内或眼睑内侧有强烈的瘙痒感,有时瘙痒如同虫子在皮肤下爬行,症状可能非常难以忍受。在眼部检查中,医生会注意到上睑内面存在扁平、大小不一、质地坚硬的淡红色颗粒,形状类似铺路卵石,排列不整齐。白睛部分可能出现污红色,尤其在黑睛边缘...
首先,这种病症很有可能是因为季节的原因,像春秋季节来临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各种花草树木的盛开,在这种美好的时候,对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却不太友好,那些伴随而来的花粉柳絮会导致那些人因此而过敏,患上眼部炎症,出现眼痒和红肿的症状。 其次,一些常常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人们也会因为用眼过度而引起眼皮痒,还会伴随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