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听说济南大捷,立即封盛庸为历城侯、平燕将军,让他接替李景隆伐燕,还任命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让他们辅助总兵盛庸。随后盛庸驻兵德州,安陆侯吴杰守定州,都督徐凯屯沧州,互为掎角之势。不久朱棣率军袭取沧州并生擒徐凯,接着乘胜攻击德州未克便南下济宁。盛庸只得率军南下并决定...
盛庸(约1334—1403),字世用,乐平临港镇古田下堡村人。明朝将领,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一方的主要指挥之一。盛庸行伍出身,能文善武,洪武五年授流官,六年调辽左卫前万户,以屡立战功升为都指挥,后因平叛有功而御封为历城候,平燕将军。 明朝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唯一一个完成以南克北的...
建文帝听说济南大捷,立即封盛庸为历城侯、平燕将军,让他接替李景隆伐燕,还任命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让他们辅助总兵盛庸。随后盛庸驻兵德州,安陆侯吴杰守定州,都督徐凯屯沧州,互为掎角之势。 不久朱棣率军袭取沧州并生擒徐凯,接着乘胜攻击德州未克便南下济宁。盛庸只得率军南下并决定在东...
盛庸将军 基本信息:盛庸,字世用,乐平临港镇古田下堡村人,明朝将领。靖难之役中,盛庸是建文帝朱允炆一方的主要指挥之一,有“南军第一将”之称。 生平经历:盛庸行伍出身,能文善武。洪武年间,他因屡立战功升为都指挥。建文元年(1399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九月论功时,盛庸被封为历城侯,食...
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时,宋晟、何福、平安、盛庸、郭英、耿炳文、梅殷等建文旧将归顺朱棣,继续为明朝效力。这7位将领,宋晟、郭英、耿炳文年事已高,垂垂老矣;平安、盛庸则是帅才,可以统军作战。 大体上说,建文帝的旧将,朱棣也重用,却并不信任,结局也不一。如果朱棣胸襟广阔,能够安抚建文帝的旧将,尤其是平安、...
盛庸(?-1403),明初陕西人。洪武中官都指挥。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他以参将从耿炳文击燕王,旋改隶李景隆。坚守济南三月,论功封历城侯。旋授平燕将军,充总兵官,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大败燕王。四年,燕兵至浦口,他迎战于高资港,军败,率余众降,即命守淮安。永乐元年(...
盛庸(?-1403),不知何许人也,洪武时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征燕王。二年(1400年)与铁铉合力败燕师于济南,论功封历城侯,授平燕将军,充总兵官。伐燕,大败燕师于东昌,击杀燕师大将张玉。四年,在灵璧、六合、浦子口、高资港诸战皆败。燕王入京师,盛庸率众归降,奉命驻守淮安。永乐...
等到耿炳文兵败真定、李景隆丧师白沟河之后,盛庸才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与铁弦固守济南三个月,打的燕军师老兵疲,惨败而归,朱棣本人都几乎被生擒,盛庸因功被封为历城候。与此同时,建文帝君臣也认识到了盛庸的才干,于是盛庸被任命为平燕将军,统领诸将与燕王朱棣作战!在盛庸统领大军与燕王朱棣的对抗中,一...
官封历城侯的平燕将军乐平古田人盛庸 盛庸(1344~1403),字世用,临港古田下堡村人。元末投奔朱元璋,先后参与剿灭陈友谅、张士诚、推翻元王朝的历次战斗,充分显示了文韬武略和骁勇善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称赞他“善骑射,明春秋,骁...
8月21日,剧中角色“盛庸将军”完成戏份杀青,而饰演该角色的演员刘誉坤,一时间也是心怀感慨,似是“意犹未尽”。古装大剧,刘誉坤出演一代名将 《江山纪》以明朝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从年少起就喋血沙场,历经战阵,终于成长为合格的军事统帅和成熟政治家的故事,剧情跨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