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庐问申胥曰:「凡有天下,何(毁)何举,何上何下?治民之道,何慎何守?使民之方,何短何长?盾(循)天之则,何去何服?行地之德,何范何极?用兵之极何服?」 申胥曰:「凡有天下,无道则(毁),有道则举;行义则上,废义则下。治民之道,食为大葆,刑罚为末,德正(政)为首。 使民之方,安之则昌,危之...
“盖庐”即吴王阖间,“申青”即伍子青,楚人,其父兄为楚王所害,投奔吴国,封于申,故称“申青”。《史记·吴太伯世家》云:“王阖庐元年,举伍子青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吴王阖间正是在伍子青的辅助下,励精图治,称雄一时。《史记·伍子青列传》云:当是时,吴以伍子骨、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
盖庐问申胥曰:「凡有天下,何(毁)何举,何上何下?治民之道,何慎何守?使民之方,何短何长?盾(循)天之则,何去何服?行地之德,何范何极?用兵之极何服?」 申胥曰:「凡有天下,无道则(毁),有道则举;行义则上,废义则下。治民之道,食为大葆,刑罚为末,德正(政)为首。 使民之方,安之则昌,危之...
盖庐 作者:春秋楚·伍子胥 出自———《盖庐》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一) 盖庐问申胥曰:「凡有天下,何(毁)何举,何上何下?治民之道,何慎何守?使民之方,何短何长?盾(循)天之则,何去何服?行地之德,何范何极?用兵之极何服?」 申胥曰:「凡有天下,无道则(毁),有道则举;行义则上,废...
在这里介绍的是该书中新公布的兵书 ‘盖庐“㊂ 盖庐即春秋时的吴王阖闾,这部兵书实际上是吴王阖闾与申胥即伍子胥的对话㊂全书共有竹简55枚,简长30 30.5厘米,书题 盖庐 写于末简背面㊂全书共九章,各章皆以盖庐(阖闾)的提问为开头,申胥(伍子胥)的回答为主体,实际上所体现的是伍子胥的军事思想...
《盖庐》 ,又名《伍子胥兵法》。于1983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江陵砖瓦厂内出土,也称第247号汉墓。《盖庐》有竹简55枚,全书共9篇,原文2093个字。原文加标点符号共有各种字符3045个。墓主在西汉吕后2年(公元前186年)左右去世。其是一名低级官吏,通晓法律,能计算,好医术,导引。随葬各种古书著作,全部竹简1236...
(一)盖庐问申胥曰:「凡有天下,何(毁)何举,何上何下?治民之道,何慎何守?使民之方,何短何长?盾(循)天之则,何去何服?行地之德,何范何极?用兵之极何服?」申胥曰:「凡有天下,无道则(毁),有道则举;行义则上,废义则下...展开∨ 立即阅读加入书架点赞推荐 ...
盖庐曰:「凡攻之道,何如而喜,何如而有咎?」申胥曰:「凡攻之道,德义是守,星辰日月,更胜为右。四时五行,周而更始。大白金也,秋金强,可以攻木;岁星木【也,春木】强,可以攻土;[土[胗-月]](填)星土也,六月土强,可以攻水;相星水也,冬水强,可以攻火;营(荧)或(惑)火也,四月火强,可以攻金。此用...
《盖庐》,又名《伍子胥兵法》。于1983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江陵砖瓦厂内出土,也称第247号汉墓。《盖庐》有竹简55枚,全书共9篇,原文2093个字。原文加标点符号共有各种字符3045个。墓主在西汉吕后2年(公元前186年)左右去世。其是一名低级官吏,通晓法律,能计算,好医术,导引。随葬各种古书著作,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