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化肥各具酸碱性,在酸性土壤上选用碱性肥料,在碱性土壤上选用酸性肥料,是减少肥料养分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的合理施肥重要原则之一.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 作业帮用户 2017-11-13 举报 其他类似问题 如何区别土地盐碱化与土地次生盐碱化 2016-11-20 土...
次生盐渍化(secondary salinization) 亦称“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措施而引起耕作土壤盐渍化的过程。主要因灌排系统不配套,过量灌水,排水受阻,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所致。农业技术措施运用不当,也会加速其发展。防治措施应以减少对地下水的补给、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为主。有健全灌排系统、加强用水和排水管理、...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的非盐渍化土壤, 因人类的不合理灌溉, 促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并在地表积累, 由此引起的土壤盐渍化称次生盐渍化.主要原因: A. 发展引水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其临 界深度, 使盐分通过毛细管上升, 聚集地表; B.利用高矿化...
阐明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并分析土壤盐碱化传统概念在风险评价和其造成的灾害损失评价中的局限性.从深入剖析土壤盐碱化成因出发,以对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造成损失为判别依据,提出了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定义并论述其概念的内涵与组成.通过与传统土壤盐碱化概念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阐述新概念所具备...
2.土地退化(1)定义:指受自然因素和_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⑥_的过程。(2)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7,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22.土地退化(1)定义:指受自然因素和_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⑥_的过程。(2)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7,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为改善灌区中低产地的产量、提高其田间管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土壤盐碱化灾害的扩展,在土壤盐碱化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来构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原理,建立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指数计算模型。在松原灌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
《土壤水盐动态和盐碱化防治》是198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俞仁培。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淮海治理与开发研究文集之一。共十三篇论文,包括蒸发条件下非饱和粉砂壤土水盐动态,土壤中盐分离子扩散运动,土壤次生碱化问题,黄淮海平原碱化土壤某些物理性质研究,引黄放淤和种稻抑制土壤返盐的技术及其机理,土壤碱化...
拟通过室内土柱试验,采用多种试验组合,模拟不同地球化学场中,土壤盐碱化的冻融作用过程和形成机理。特别是冻融过程中的水盐运移速率、过程、驱动力、离子交换过程对土壤碱化作用的影响。为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补充和完善土壤盐碱化的形成理论,修正“潜水埋深”理论的适用...
本文件适用于鄂尔多 斯市沿黄灌区土壤质地黏重的重度盐碱化耕地。起草单位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达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院、鄂尔多斯市农牧局综合保障中心、鄂尔多斯市检验检测中心、鄂尔多斯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起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