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说:若说随所造业必受其报,则苦不可尽;若说随所造的应受之业而受其报,则苦可尽。 不曾修身、戒、心、慧者,会因小恶而堕地狱,已修身、戒、心、慧者,曾作的小恶不会在来生受报。 接着,佛陀又用盐块、金币、偷羊三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以下,是该经的巴利义注。 ‘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
盐块经 导读:若要完全理解佛陀在《盐块经》中所说的义理,必须了解以下的业果法则:根据阿毗达摩,在心路过程的七个速行心当中,若第一个速行心所造之业,在因缘具足时,只会在今世中带来其果报(现法受业),若因缘不具足则成为无效业。 若第七个速行心所造之业,在因缘具足时,会在下一世带来果报(次生受业),若...
《盐块经》讲义(一)(共四讲)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现在我们一起来合掌礼敬佛陀: Namotassabhagavatoarahatosammāsambuddhassa.(3X) 礼敬那位跋葛瓦、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 各位āvuso(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我们在前天晚上一起讨论了业的产生、业的轮回,主要讨论了外道如何看...
《盐块经》,此经告诉大家,一些人只是造了少量的恶业,来生也投生于地狱,而另一人也造了同样的恶业,却只是在今生承受苦果,不会有任何果报在未来世生起。并做了比喻,同样的一勺盐,放在小水杯里和放入恒河里,水的咸味完全不同。在这里,是指如果人能够证得阿拉汉果,诸漏灭尽,则过去所造恶业最多在今生现起,...
如何才能重业轻报?---盐块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lvroha 广修供养 11 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
90 盐块经 (Loõaphalasuttaü):译自A.3.10.9。缅文版作Loõakapalla- suttaü (盐釜经) 世尊在该经中说:若说随所造业必受其报,则苦不可尽;若说随所造的应受之业而受其报,则苦可尽。不曾修身、戒、心、慧者,会因小恶而堕地狱,已修身、戒、心、慧者,曾作的小恶不会在来生受报。接着佛陀又...
《盐块经》巴利叫做“Loõaphalasuttaü”;“Loõaphalasuttaü”是译自《增支部》第三集第十品的第九经。在这部经当中,不像其它的经,其它经有Evaü me sutaü(如是我闻),在这部经一开始佛陀就这样说,佛陀说:“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
《盐块经》: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玛欣德尊者译: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圣典篇 盐块经 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盐块经 (Lonaphalasuttam):译自A.3.10.9。缅文版作Lonakapalla- suttam (盐釜经)世尊在该经中说:若说随所造业必受其报,则苦不可尽;若说随所造的应受之业而受其报,则苦可尽。不曾修身、戒、心、慧者,会因小恶而堕地狱,已修身、戒、心、慧者,曾作的小恶不会在来生受报。接着佛陀又用盐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