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镇惊散一般具有安神的功效,还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主要用于小儿受惊的治疗,并且还能够使失眠、多梦等症状得到缓解,如果有腹泻、粪便粘稠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后,有利于症状的治疗,所以还可以起到清肝益脾的效果,但是通常不建议大量服用药物,而且也不要长期服用,避免产生副作用。
药方名称益脾镇惊散 处方人参4.5克白术(土炒)茯苓各9克朱砂2.4克钩藤6克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益脾清肝,镇惊安神。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 用法用量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灯心汤调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中文名益脾镇惊散 分类安神方-滋养安神 出处《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1 处方 人参4.5克;白术 9克(土炒);茯苓 9克;朱砂 2.4克;钩藤 6克;甘草 1.5克(炙) 2 功能主治 益脾清肝,镇惊安神。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 3 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灯心汤调...
加味益脾镇惊散治疗婴幼儿惊吓泄泻、惊惕不宁,睡中时惊醒 0 0 2024-09-16 08:12:10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您当前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播放器 请更换浏览器再试试哦~点赞 投币 收藏 分享 - 知识 科学科普 科普 健康 儿童 皮肤 宝宝 婴幼儿 孩子 指标 经方...
益脾镇惊散 《医宗金鉴》:益脾镇惊散 【处方】人参4.5克白术(土炒)茯苓各9克朱砂2.4克钩藤6克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益脾清肝,镇惊安神。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
益脾镇惊散 始载于 :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 : 人参一钱半 白术(土炒)三钱 茯苓三钱 朱砂八分 钩藤二钱 甘草(炙)五分 功效 : 镇心,抑肝,益脾。益脾清肝,镇惊安神。 主治 : 惊泻。小儿气弱受惊,夜卧不安,昼则惊惕,泻泄粪稠若胶,色青如苔。
中医中药加味益脾镇惊散 〔组成〕党参9g,白朮5g,茯苓6g,甘草3g,钩藤5g,朱砂0.3g,琥珀1g。 〔主治〕惊吓泄泻。症见惊惕不宁,睡中时惊醒,泄泻粪便如水或粪青如苔,目珠淡蓝,指纹淡红,或青色。 〔用...
益脾镇惊散 【处方】 人参4.5克(党参可替代) 白术(土炒)茯苓各9克 朱砂2.4克 钩藤6克 甘草(炙)1.5克 【功效与作用】 益脾清肝,镇惊安神。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
益脾镇惊散用于益脾清肝,镇惊安神。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 益脾镇惊散--《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人参4.5克,白术(土炒)、茯苓各9克,朱砂2.4克,钩藤6克,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益脾清肝,镇惊安神。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