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因此,对于诸葛亮来说,成为蜀汉第二任益州牧(刺史)。对此,在笔者看来,益州牧这一官职,自然方便诸葛亮执掌蜀汉的兵权,毕竟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 虽然丞相已经是非常显赫的官职,不过,丞相毕竟偏向于文臣,所以,益州牧这一官职,有助于诸葛亮率领...
益州牧:陆抗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国丞相陆逊次子。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对此,在笔者看来,东吴之所以封陆抗为益州牧,是因为当时蜀汉已经灭亡,东吴希望陆抗可以从司马氏手中攻占益州之地。当然,因为实力上的差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益州作为天府之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各路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在这股争夺浪潮中,益州牧刘焉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军事策略,迅速占领益州,成为汉末群雄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刘焉的出身与背景 刘焉,字君郎(或作君朗),江夏竟陵(今...
刘璋,字季玉,是前任益州牧刘焉的小儿子,刘焉是汉末最早一批割据一方的诸侯,在刘焉的统治下,益州远离中原的战乱,使益州成为乱世中的一方乐土。诸葛亮在隆中时曾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天府之土”是当初刘邦成就帝业的龙兴之地,刘焉希望自己和子孙能借益州之地成就一方霸业。不久后因为天灾...
笔者认为“益州牧”刘璋做错了三件事情,导致他麾下的心腹谋士皆弃他而去,这三件事情分别是:第一,刘璋向“国之奸贼”曹操示好,令张松,法正等心腹谋士与其离心离德。曹操名为朝廷丞相,实为“国之奸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成为他的诟病之处,受其天下豪杰异士的唾弃。公元208年,刘璋派遣张松以益州...
益州牧对西南边疆有何影响 1、西南边疆地位的变化 益州作为当时的十三大州之一,其所涵盖的范围十分辽阔,其中包括了巴蜀地区和西南边疆。在刘焉上任成为益州牧之后,益州也就正式成为了政区,以往郡县直属于中央政府,如今设立了州牧后就改变了直属层级。如今的州牧权力相较于以前刺史,那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身兼...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①,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②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
于是孙权故意上表朝廷,给刘璋安排之前益州牧的职位,把治所安顿在秭归,故意恶心刘备。刘璋先成了刘备俘虏,这没几年又成了孙权的棋子,想必心中也是郁闷,没多久就去世了。刘璋去世后,益州南部的雍闿打着刘璋的旗号造反,孙权就让刘璋的二儿子刘阐当了这个所谓的益州刺史,在交趾和益州交界的地方给蜀汉添乱。等到...
我觉得“益州牧”刘璋干错了三件事,结果他手下那些心腹谋士都离他而去了,这三件事是:首先,刘璋向曹操这个“国之奸贼”表示友好,这使得张松、法正等他的心腹谋士跟他不再一条心了。曹操虽说顶着朝廷丞相的名号,实际上却是“国家的奸臣”,他那挟天子来号令诸侯的举动,是他被人指责的地方,遭到天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