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湖南省博物馆入选文物:皿方罍 00:09:18 [国家宝藏]南京博物院入选文物: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00:08:42 [国家宝藏]辽宁省博物馆入选文物: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万岁通天帖》 00:08:18 [国家宝藏]上海博物馆入选文物:大克鼎 00:07:33 [国家宝藏]河南博物院入选文物:云纹铜禁 精彩推荐 00:...
[国家宝藏]故宫博物院入选文物:石鼓 [国家宝藏]湖南省博物馆入选文物:皿方罍 [国家宝藏]南京博物院入选文物: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国家宝藏]辽宁省博物馆入选文物: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万岁通天帖》 [国家宝藏]上海博物馆入选文物:大克鼎 [国家宝藏]河南博物院入选文物:云纹铜禁 ...
1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播出湖南省博物馆专场,常德市桃源县出土的"方罍之王"——皿方罍从18万余件馆藏中脱颖而出,代表湘博"出战"。同时,还有演员黄渤和王嘉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它的前世今生。 ▲皿方罍(商...
该皿方罍器型硕大,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被誉为“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堪称“方罍之王”,是中华灿烂文明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绝佳见证。 “看了皿方罍的故事,哭得跟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似的。
关于皿方罍的出土时间和地点,《桃源民国志》的记载是1919年,出土地点是水田乡茅山峪(其行政机构经多次变更,2011年以来的地名是架桥镇栖凤山村毛山峪组)。经实地调查,具体出土地点为杉园山山坡,山坡下有艾清宴兄弟原来的住屋(现已离开)。这与长沙大公报1925年报导其出土地点在艾心斋(艾清宴的儿子)的住宅...
特别是湖南省博文物皿方罍。它的背后真的藏着湖南全体收藏家所做出的努力。1919 年皿方罍在湖南桃源出土,但是随后其器身就被湖北石姓商人买走了,从此,方罍盖、身分离,直至2014年重合,长达近百年。器盖呢在国内被几经收藏,最后回到湖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然而器身却流落海外,经过很多人的调查研究,皿方...
在湖南的桃源县,有一件古老的青铜器——“皿方罍”,它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自1919年出土以来,这件青铜器就漂洋过海,远离故乡近百年。直到2014年6月21日,经过多方努力,它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与留在国内的器盖重逢,实现了真正的团圆。这件青铜器的器盖高28.9厘米,器身高63.6厘米,器口横截面呈长方形,高颈直...
商皿方罍(léi),为商代晚期青铜器,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该器于民国八年(1919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出土。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厅内。 商皿方罍器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底...
在《国家宝藏》皿方罍的今生故事里,揭晓了这段一波三折的经历。作为“完罍归湘”发起人的长沙美术馆馆长谭国斌介绍,当年跟卖家洽谈后,对方开出5000万美元高价,但如果继续走拍卖程序,又可能拍出更高价。 为了降低国宝回国风险,湖南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湖南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物局、省博物馆等单位积极作...
1919 年皿方罍在湖南桃源出土,但是随后其器身就被湖北石姓商人买走了,从此,方罍盖、身分离,直至2014年重合,长达近百年。 器盖呢在国内被几经收藏,最后回到湖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然而器身却流落海外,经过很多人的调查研究,皿方罍至少在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浅野梅吉等好几位知名古董商之间流动过,甚至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