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清创,患者脓液与伤口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菌为皮疽诺卡菌。患者一旦发生诺卡菌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将造成全身严重播散感染。因此,诺卡菌感染后进行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由于诺卡菌感染尚缺...
病因分析:皮疽诺卡菌感染是一种由诺卡菌属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通常通过创伤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感染后,细菌在皮肤组织中繁殖,导致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症状。诺卡菌感染的治疗需要针对细菌进行特异性抗菌治疗。 治疗建议:治疗皮疽诺卡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或某些广谱抗生素。具体药物选择和疗程长...
质谱鉴定两者都是皮疽诺卡菌,根据CLSI标准,皮疽诺卡菌预期抗菌药物敏感模式: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利奈唑胺和磺胺类敏感,对头孢曲松,克拉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见图10。 图10 案例分析 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是人致病性诺卡菌属的一种,多存在于土壤、腐烂蔬菜和水生环境中,可因吸入肺...
诺卡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为腐生寄生菌,与人类疾病关系最大的是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多为外源性感染。可引起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可出现类似肺结核的症状。肺部病灶可向其他组织器官扩散,形成皮下脓肿、多发性瘘管、脑脓肿、腹膜炎等。在我国,临床感染最常见的诺卡菌为星形诺卡菌,约占70%,皮疽诺卡菌引...
皮疽诺卡菌:潜藏在身边的健康威胁 🦠 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能够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这种细菌特别容易感染那些患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它可以引起肺部、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局部感染,甚至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播散性感染。
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是人致病性诺卡菌属的一种,多存在于土壤、腐烂蔬菜和水生环境中,可因吸入肺部或侵入创口引起化脓感染,感染的组织内及脓液内有类似“硫磺样颗粒”。 易感染在一些进行性疾病或免疫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晚期尤其是柯兴综合症、糖尿病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及广谱抗生素患者。
皮疽诺卡菌多引起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炎症,呼吸系统感染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吸入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不具备特异性,影像学可表现为小片或大片影,单发或多发脓肿,也有空洞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与肺结核及深部真菌感染相似,区别困难,因此导致临床诊断困难。
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皮肤感染及全身播散性疾病[1]。皮疽诺卡菌为机会致病菌,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诺卡菌与分枝杆菌具有相似的染色特征和形态特征,临床上常常将诺卡菌病误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笔者对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
诺卡菌肺外感染常通过肺部原发灶经血行播散导致,其中脑部为最常见的继发性感染部位,主要表现为脑脓肿或肉芽肿,除此以外,也可能导致角膜炎和其它眼部感染。 皮疽诺卡菌极易引起人的播散性感染(无论患者免疫功能是否受损),且易侵袭到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已有从脑脓肿、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眼分泌物中分离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