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汴河怀古二首皮日休其一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①。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其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②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皮日休(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2),共禹论功不较多。注释:(1)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
这一首汴河怀古就成了部分网友洗白隋炀帝的证据,他们说皮日休认为隋炀帝修大运河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他的功劳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这些网友在拿《汴河怀古》做证据的时候,都有意或者是无意地把第一首给忽略掉。其实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是一个诗组,有两首诗组成,第一首全文如下:万艘龙...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皮日休(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2),共禹论功不较多。注释:(1)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残暴日甚。(2)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
唐诗皮日休《汴河怀古(其二)》全诗赏析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皮日休(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2),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释:(1)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残暴日甚。(2)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对该诗解读正确的是 A. 指出了隋朝灭亡的根源 B. 蕴含了历史的鉴诫价值 C. 否定了隋炀帝的历史功绩 D. 说明了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相关...
汴河怀古二首 唐· 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为什么说“共禹论功不较多”? 答案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