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军组织沿革文献3》记载,华中局当时甚至提出了具体的合并方案,将新四军二师五旅和皮旅合并到一起成为一个师,军事主官还让皮定均担任。从这个方案和此前的热情补充来看,华中局是对皮旅加入表现出热情了的,但笔者查阅多个资料发现,最终这个方案并未实现,皮旅没有与新四军二师五旅合并,而是编入了十纵,...
就这样,原本只是少将军衔的皮定均,成了中将。九大时,毛主席还对皮定均说:“干革命就要有你们‘皮旅’那种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遗憾的是,皮定均在1976年指挥沿袭时遭遇空难,不幸身亡。“红小鬼”出身的上将 郭林祥是“皮旅”的政治部主任,他14岁参加革命,经历了多次反“围剿”后,又跟随大部队长征。...
不过皮定均的皮旅,知道的估计也不在少数,“皮旅”这两个字的辨识度恐怕不亚于386旅。但盛名之下,其实尴尬。无论是皮旅的归宿,还是皮定均中将的经历,都难说理想。一、突围之后 皮旅大名,起自于中原千里突围。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在旅长皮定均率领下,作为全军吸引火力的必死之师,一...
皮旅的旅长就是皮定均,他是一位在革命时代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将,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本来是要授予他少将军衔的。然而,毛主席得知后,亲自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也就是说皮定均的功劳也是非常大的。皮定均,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以及长征。抗战时期,担任过特务团团长,也曾...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独立师并不是主力部队,更多时候,它们是辅助主力作战的力量。与皮旅当初要合并的五旅相比,五旅的旅长成钧已经升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而皮旅依然只是一个独立师。皮定均本人也没有逃脱这种命运。不久后,他被调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虽然职务上看是升迁,但实际上他失去了对皮旅的...
皮旅被编入华中野战军战斗序列,番号改为第13旅,隶属华中野战军第1纵队。华野成立后,第13旅升格为独立师,隶属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师长为当年的副旅长方升普。不久,奉命归建刘邓大军。而皮定均在1947年初离开了自己的老部队,调任6纵副司令员,成了虎将王必成的副手。王必成和皮定均都是红四方面军出身,不过相比...
为啥最后没能成功合并呢?从那些资料里头的蛛丝马迹能猜个大概,可能跟政治上的布局和干部的调动有关系。就拿合并计划来说吧,皮定均虽然是师长,但政委的位置却让五旅的赵启民给坐了,而不是皮旅自家的政委徐子荣。另外,皮旅里的一些主要领导被分到了别的部队,这样的调动可能让皮旅的人心里不太乐意。你想想,...
我们可能要返回晋冀鲁豫的老区,因为皮定均旅的多数成员都来自抗战时期的太行军区。皮旅成功突出重围后,李同志和刘邓纷纷给皮定均发去了祝贺的电报。我翻看王诚汉的回忆录,里面记录的两份电报文字虽少,但意味深长。解放战争打响了,各个军区都在拼命扩充兵力,皮旅这么厉害的部队,哪个军区不想收入旗下?中原军区在...
皮定均旅主要来自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区,要么就得返回晋冀鲁豫老区。皮旅成功突围后,李同志和刘邓两位领导分别致电皮定均表示祝贺。王诚汉(时任皮旅一团团长)的回忆录中记载了这两封简短的贺电,虽然文字不多,却意义深远。解放战争爆发,各军区纷纷扩军备战,实力强劲的皮旅成为各方争夺的热门目标。然而,延安的中原...
华中军区曾拟定一项整编计划,拟将皮定均旅与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合并组建新师,由皮定均担任师长职务。然而该方案未能获得实施,最终皮旅未被并入五旅,而是被划归华中野战军第十三旅编制。合并计划未能顺利实施的原因可从相关档案资料中窥见端倪。根据现有记录显示,人事安排方面的政治考量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