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献诗》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吴兴僧昼,字皎然,工兴律诗。尝谒韦苏州,恐诗体不合,乃于舟中抒思,作古体十数篇为赘。韦公全不称赏,昼极失望。明日写其旧制献之,韦公吟咏,大加叹咏,因语昼云:“师几失声名,何不但以所工见投,而猥希老夫之意?人各有所得,非卒能致。”昼大伏其鉴别之精。 翻...
翻译: 吴兴有个僧人法名昼一,字皎然,擅长写律诗。合曾经拜访韦应物,害怕自己的诗和韦应物的诗体不合,作了十几篇古体诗来擅献。韦应物看了后都不合自己的意,昼一感到非常的失望。第二天合用自己所擅长的律诗来擅献,韦应物吟诵了之后大加赞赏,于是告诉昼一说:几乎导致失掉了您的美名。为什么不用自己擅长的律诗...
皎然献诗文言文_翻译余尝游于山林之间,见松柏之茂,花草之盛,心旷神怡,遂赋诗一首,以抒怀古之情。诗曰: 山川草木皆文章,松柏苍翠映碧空。 花草芬芳满山径,鸟鸣猿啼乐无穷。 世间万物皆造化,各有其性各有时。 松柏傲骨凌云霄,花草柔美映朝晖。 松柏不畏严寒暑,傲立山巅迎风雪。 花草含笑迎春光,点缀山川画中仙...
赏析:这首诗《送如献上人游长安》是唐代皎然创作的诗歌,以洒脱豁达的诗情,表达了对友人如献前往长安游历的祝愿和送别之情。全诗共分为四个句子,每个句子都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首句写四位关中学子对如献前往长安修学的期望,他们传授新经,希望如献能够学以致用。这里涵盖了"教犹存"的主题,强调了传承和学...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送如献上人游长安》皎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唐代] 皎然 韵脚:"元"韵 关中四子教犹存,见说新经待尔翻。 为法应过七祖寺,忘名不到五侯门。 闲寻鄠杜看脩竹,独上风凉望古原。 高逸诗情无别怨,春游从遣落花繁。 翻译 拼音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翻译 AI智能翻译 关中四子教育仍然存在,见说新经等待你翻。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 作者:皎然 年代:唐 体裁:七律 关中四子教犹存,见说新经待尔翻。为法应过七祖寺, 忘名不到五侯门。闲寻鄠杜看修竹,独上风凉望古原。 高逸诗情无别怨,春游从遣落花繁。古诗词选读:九日沣上 咏桂树诗 醉歌 长安春日 寄陆浑赵明府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详见《汉语大辞典》中华诗词(界面见...
作者介绍 皎然 茶道之父 与陆羽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查看全文......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皎然创作的,题目为《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诗人以峰色秋天、松声静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秋日在法华寺下院的寓居之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充满了禅宗的宗教情怀。首句“峰色秋天见”,通过“峰色”这一自然景物,诗人勾勒出秋天的氛围。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