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童灵和方回等遵从他的遗命安葬。 皇甫谧所著的诗赋诔颂论等很多,又撰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玄晏春秋》等,都受到世人重视。他的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都是晋代有名的臣子。
皇甫谧传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①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 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②,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
皇甫谧传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①任氏。 任氏曰:“ 《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
《晋书·皇甫谧传》原文及翻译晋书 原文: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
《晋书·皇甫谧传》,其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①人,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皇甫静,是安定朝冉阝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过继跟着后叔父,迁居到新安。二十岁还不好学,东游西荡没有节度,或认为他是白痴。曾经得到瓜果,便送给后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上说:‘虽用三牲奉养,如果让我们担忧,还是不孝。’你现在二十多岁,目不存教育,心不纳道义,没有什么能...
皇甫谧传 皇甫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人也。出①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②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
皇甫谧传皇甫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人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
晋书·皇甫谧传原文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
《晋书·皇甫谧传》的译文如下: 皇甫谧,字士安,幼时名为静,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人。皇甫谧出生后就失去母亲,过继给叔父,因此随叔父迁居到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他到二十岁都还不喜欢学习,游荡无度,有人以为他是傻子。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就进献给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即使每天用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