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知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①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 注释①三王:夏、周、商三代帝王。出自《...
庄子云:“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世俗的人都喜欢别人赞同自己而厌恶别人不同意自己。赞同自己就喜欢,不同意自己就厌恶,其原因存在出人头地的心理。以众人的赞同而心神安定的人,其实并不如大家的智慧多。世俗之人都希望别人的才智与自己处于同一个水平,若同于己则喜,若高于己则恶。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知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①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
《莊子·在宥》: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 是我而非彼,喜同而惡異者,必欲顯己功名,超出辟衆也。喜與怒固不因己而因衆,而一據之以為己,此之為惑也! 注: 只喜赞同自己,討厌反对自己的,实际又想很出众,这就是自相矛盾的...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庄子》 译文:世俗的人,都喜欢别人赞同自己,而厌恶别人反对自己。 感悟: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接受不好听的;都喜欢听别人夸奖自己的,不喜欢听别...
正如那些想要获得最高权力掌控天下的人他们只看到古今众多帝王的政绩和收获的利益而不去想有可能带来的隐患这样的人即使成功了也只是侥幸 《庄子•在宥》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 《庄子·在宥》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已而欲之,异于已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已而欲之,异于已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知众技众矣。 世俗人都喜欢别人跟自己相同而讨厌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希望别人跟自己相同,不希望别人跟自己不一样的人,总是把出人头地当作自己主要的内心追求。那...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这句话出自于《庄子》,世俗的人,只喜欢赞同自己的人,厌恶与自己不同的人。 这个社会向来是排斥异己的,有相同身份,共同利益的人,往往会形成一派,与那些身份和利益相对的人进行敌对。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庄子》世俗之人,往往沉浸于一种狭隘的视野之中,他们如同站在井底的青蛙,仅能看到井口那片狭窄的天空,却自以为知晓了整个世界。他们乐于见到周围的人与自己步调一致,思想相投,仿佛这样便能证明自己的正确与优秀。然而,一旦有人展现出超越他们的才智或见解...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大意是说:世俗中的人,都喜欢别人赞同自己,讨厌别人反对自己。出自《庄子·外篇·在宥》,本篇的主旨是反对人为,提倡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在生活当中因为出生的家庭、生活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导致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会有所不同,就算是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