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本报探访全省馆藏甲骨文的重要场馆,跟随甲骨文穿越千年,赴一场中原博物馆之旅,了解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力,感受华夏璀璨文明的魅力。河南博物院 看甲骨识...
殷墟博物馆新馆位于安阳市殷都区纱厂路西段,毗邻洹河。博物馆大门外,阳光下,两方静谧的水面闪耀着光芒。新馆建筑呈现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铜色的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个字。建筑外观为青铜饰面幕墙,古朴而深邃,遥遥望去,博物馆就像一座从商代款款走来的青铜鼎。据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设8个展厅,...
游客不再单纯地“看展览”,而是在参与中“体验历史,感受真实”,获得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的“沉浸式”体验。他们纷纷感叹甲骨文再也不是刻在兽骨龟甲上的“天书”,现代科技正在让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离当下越来越近。中国文字博物馆博文馆“字里乾坤”展览实景。(受访单位供图)“通过这些现代科技手段,我们...
“用最新的AI技术赋能甲骨文‘活’起来、‘动’起来,令人耳目一新。”3月12日,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杨军辉说,甲骨文不应只是学者的象牙塔,推广普及甲骨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它被大众理解、领会、熟悉。把甲骨文由“冷门”变成“热门”,由“绝学”变成“显学”,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让这门学科长久...
人民网安阳8月26日电(辛静)8月25日上午,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梅东路小学把《开学第一课——走进甲骨文》的课堂搬到了殷墟博物馆里。课堂上,师生们积极互动,从甲骨文的发掘过程到甲骨文的研究,再到现实应用,学生们通过借助博物馆的交互体验设备等技术手段开启了对甲骨文的沉浸式游览,全方位感受甲骨文的魅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
“大家以前在媒体上见过的、听过的,甚至闻所未闻的文物,都将出现在新馆。”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新馆中近3000件套文物是首次亮相,比如,殷墟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的甲骨,首次集中展示110余片。 步入展厅,鼎、簋、觚、爵、钺、戈等一件件造型精巧的青铜器在灯光照射下,闪出青绿色的光,上新文物...
数字科技与甲骨文文化的创新融合 在新馆三层甲骨特展 16片实体甲骨在“C位”展出 上下两方装有两块数字屏幕 让观众以沉浸互动和参与的方式 深入体验甲骨文化的魅力 这是由殷墟博物馆与腾讯SSV等 多方共创的数字互动展示 视频加载失败,请...
此次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几片甲骨,看上去貌不惊人,其实有着颇为传奇的身世——它们是旅顺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来自“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的珍藏。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和敦煌学家。罗振玉 “甲骨四堂”指的是中国近代对甲骨文考释和...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5日讯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山东博物馆藏甲骨10588件,其中一级品达1032件,所藏不乏罗振玉、明义士等名家旧藏珍品,其藏量之大、内容之丰、研究价值之高,在全国甲骨收藏单位中皆位居前列。“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