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并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喻,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自明代启蒙读物《古今贤文》(后经明...
“一花独放不是春”这句诗出自《古今贤文》,全诗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才是春天。《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这句民谚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饱含深刻哲理:一、阐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一花”是部分,“百花”是整体,部分的功能是较小的,要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自《古今贤文》。意思是说,一枝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古今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最迟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选编汇集了历代格言谚语和文献佳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太史史伯曾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史伯指出:...
解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故答案为:百花齐放春满园。 考查了古典诗词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反馈 收藏 ...
答: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考查知识点:默写 思路分析与延伸: 译文:一支花盛开了不能说明春天到了,但是如果各种各样的花都争相盛开,那么很明显,春天将要来了。 诗文: 《古今贤文(合作篇)》(上、下) 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自明代启蒙读物《古今贤文》(后经明、清两代不断增补,故又名《增广贤文》)。其大意为,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并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此句常用来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文化艺术不算繁荣,也喻作只有一个人、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进步是不够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2013年4月7日)以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巴黎)中提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