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鸟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体现了其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地位。 白鹇鸟的基本信息: 别称:银鸡、白鹇鸡。 分类:雉科鹇属鸟类。 栖息地:通常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食物习性:杂食性动物。 白鹇鸟的外观特征: 下体:棕褐或橄榄褐色。 胸部以后:微缀有黑色虫蠹状斑。 尾下覆羽:黑褐色并带有白斑。
🌿白鹇鸟,被誉为“林中仙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种鸟类主要生活在竹林和灌木丛中,它们不擅长飞行,通常在地面上步行。如果你有幸在树林中遇到它们,可能会欣赏到它们优雅的步伐。🌿雄性和雌性白鹇鸟在外表上有很大差异。雄鸟的羽毛色彩鲜艳,由黑白红三种颜色组成,上半身和翅膀是白色,下半身是乌黑色,脸部...
鸟类专家吴忠荣介绍,白鹇因其气质不凡,仿若仙界神鸟,而被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古画中常常能见到其身影,诗人们形容它为“林中仙”。诗仙李白也曾为其赋诗:“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白鹇现身佛顶山保护区,这是石阡县注重生态保护的体现。”吴忠荣还告诉记者,白鹇的繁衍生息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常栖息在森林...
白鹇鸟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鸟(学名:Lophura nythemera),属于雉科鹇属的鸟类。这种鸟类被列入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且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的评估中被归类为低风险等级。它们的分布地区包括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白鹇鸟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鸟类,具有显著的头顶羽...
白鹇鸟在悠闲漫步。刘发林摄 5月10日,在长汀县四都镇楼子坝村,一只美丽的白鹇鸟在村道上旁若无人地悠闲漫步,极为可爱。白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头顶具冠,脸裸露,赤红色;尾长白色,两翅亦为白色;下体蓝黑色,脚红色。 楼子坝村属于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生...
与蓝鹇这种娇贵且孤家寡鸟的鸟类不同,白鹇在鹇属家族属于势力比较大的一派。蓝鹇没有任何亚种分化,而白鹇却分化出了多达十六个亚种。典型的比如白鹇海南亚种、白鹇峨眉山亚种、白鹇滇西亚种、白鹇指名亚种、白鹇滇南亚种、白鹇福建亚种等(这几个白鹇的亚种也都是我们国家所有的)。 当然也正是因为种类数量比较多的原因...
蓝鹇作为一种数量及其稀少的鸟类,尽管与白鹇属于同属,但是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且蓝鹇只有在我国的台湾省才有,其他地区都没有,甚至连人工养殖的也没有),而白鹇却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以相貌而论,在形体上白鹇与蓝鹇的长相是比较类似的。两种鸟类都属于个头比较大,长相比较美丽的鸟类。 但是白鹇的体型相较...
白娴鸟是二级保护动物。它主要是栖息在海拔1400-1800米的密林中,尤其喜欢林下的竹林和灌丛。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外观美丽,体态娴雅,自古就是著名的观赏鸟。每年四月发情,会在地面凹处筑简单的巢,每窝产卵4-6枚。冬季则集群生活。
近日,英德滑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收取红外相机监控摄像时,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东“省鸟”——白鹇。红外监控镜头里,有一只白鹇雄鸟和两只雌鸟,在春日暖阳下的水边嬉戏。相机显示拍摄时间为2025年1月17日上午11时20分左右。这是...
1. 白鹇鸟是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学名:Lophura nythemera)属于雉科鹇属鸟类。它被列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同时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2012年低危物种。白鹇主要分布于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及越南。它是一种大型鸟类,头顶有冠,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