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街的药材公会,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楼,曾经是全重庆的“药箱”。它始建于1926年,外观高大挺拔,充满了巴洛克风格。拱形的门廊和窗户,还有药材状的浮雕,真是美得让人叹为观止。这座占地1300平方米的三层洋楼,不仅是重庆近代建筑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建筑之一,更是白象街的标志性建筑。药材公会在当时可是...
说起重庆药材公会旧址,不得不提到原公会会长朱君南先生。 朱家世代习医,1920年,朱家在白象街开了一个药铺,名为“锡麒生”,从不卖假药。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日本军国势力开始大肆制作假中药,甚至将有毒药物渗透到重庆各地。朱君南先生挺身而出,联合所有中药商号一起,揭露了日本人的诡计。于是,他多次成为日本人刺杀...
而与别处不同的是,白象街即将被打造成为渝中区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一座集文化、历史、旅游、商业为一体的综合区域将在其原址上“复活”。 3月12日,记者前往白象街修复工程施工现场,为你揭开这条充满岁月印记的老街的尘封往事。 药材公会 曾上演战火中的“本草演义” 羊子坝15号药材公会——白象街曾经最...
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1月24日 09:00 来自微博weibo.com #下半城掌故#【药材公会】药材公会,曾经象征着重庆药材业的命脉,兴盛时期约有100多家药号在此营商。商铺的不断增加带来了残酷的竞争。本地的“药七帮”与外省“十三帮”之间的摩擦与内耗愈演愈烈,为了维护药材帮利益,各药材帮会经过多次协商,正式成立。
#下半城掌故# 【药材公会——战火中的本草演义】早在明末清初,江西临安帮就在白象街设立了最早的药材商号,后来随着浙江帮、广东帮等相继涌入,这一带一跃成了鄂、湘、赣、粤连接西南各省的咽喉中转站和全国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