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热盛,面目赤,口渴,汗多,脉洪大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石膏(生用)三两,知母一两,粳米一合,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白虎汤的解析 1. 方剂组成与配伍 石膏(清热泻火):石膏性寒,能清热泻火,尤其对肺胃火热有显...
白虎加人参汤证,较白虎汤证津液损伤更甚,所表现之大汗出、口燥渴尤为严重,脉象已呈不足,或数,或硬,或有不整。吴鞠通云:“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散大者,急用之。”张锡纯亦云:“白虎证,其脉洪大有力,若不及时援以白虎汤,其脉洪大有力之极,又可渐变为细小...
白虎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原文如下: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方名释义 白虎汤是以四象来命名的,专为西方燥疾而设。柯琴《伤寒来苏集》云:“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明汤者,秋金得令,而署清阳解。”以白虎比喻本方清热润燥之功,故名曰白虎...
1、减肥方:石膏六两、知母五钱 防己五钱 茯苓五钱 泽泻六钱(白虎汤降低胃口、清心除烦减肥:石膏 三两 知母 五钱;排湿减肥:茯苓五钱 泽泻五钱 防己四钱) 2、血糖高,喝多少尿多少,糖尿病,用白虎汤;血糖太低,一饿就要吃东西,不吃就手发抖流汗,也是白虎汤(也是热症) 3、白虎汤用于经热的阳明病。腑热的...
按:此虽谓为三阳合病,实即热盛于里的阳明病,不过里还不实,外复郁湿,汗固不可,下之亦逆,里热盛猛则汗自出,故以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注解:脉滑主里热,故脉滑而厥,知为里有热的热厥,宜以白虎汤主之。 【辨证要点】阳明病,自汗出,脉滑数者。 【验...
中医清热剂及“白虎汤” 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称为清热剂。属八法中的清法。温、火、热三者,同属阳邪,一般有温甚为热、热极似火的区别,实际是程度不同,其属性则一,故此三者统属里热证。清热剂主治里热证,但里热证有在气分、...
急疏白虎汤: 生石膏30克t知母9克,炙甘草6克,梗米一大撮。 仅服2剂,即热退厥回而病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5~6) 按语:本案为热厥证,其特点是发热在前,手足厥冷在后,为阳s郁遏于气分,阳气不能外达所致。“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治宜寒因寒用,用白虎汤直清阳明里热,郁散热布,其厥...
大法自汗多者,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挟湿者,加苍术, 按∶此方,必燥渴、潮热、自汗、脉洪,有此八字,方可与之。若表证仍在而不燥渴者 切不可用也。又太阳证,发热而渴,小便不利者,为膀胱腑病,不可与白虎汤。若直中阴 寒,面赤烦热,似渴非渴,欲坐卧泥水中,此真寒假热之证,必须温补。又有血虚发热,证...
【原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里有寒当改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诠释】伤寒,脉浮滑,浮脉主表;今脉浮,无太阳表证,而是阳明经热燔炽肌腠的外在表现,滑是气血充盈热淫于脉,非痰浊胎孕之谓,形成表里俱热,是阳明里热炽盛的缘故。由于条文论证过简,从白虎汤的组成方义看,可知本条是阳明经病表里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