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宋代《圣济总录》,主要由白薇、白僵蚕、泽兰、附子等药物组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 一、组成与配伍特点 白薇:性寒,归肝经,可清热凉血、通络止痛,为方中主药; 1. 白僵蚕:祛风化痰、散结止痛,辅助增强祛风效果; 2....
《本事方释义》:“白薇气味苦咸微寒,入足阳明,当归气味辛甘微温,入手少阴、足厥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阳,通行十二经络,以咸苦微寒及辛甘微温之药和其阴阳,以甘温甘平之药扶其正气,则病自然愈也。”
组成白薇、生地黄、牡丹皮、丹参、沙参、芍药、甘草、麦冬、石斛。 功用阴虚火旺,身热支满;及热入血室,传热归阴,冲任受邪,潮热詀语,或昼明夜乱。 出处《医级》卷七 《辨证录》卷三:白薇汤 组成白薇2钱,麦冬3钱,款冬花3分,桔梗3分,百部2分,贝母5分,生地黄3钱,甘草3分。
因取许叔微白薇汤一方:白薇四钱,当归须三钱,人参须二钱,甘草一钱,加苏合香丸如大豆大三粒,分三次化开灌下,隔半时一次,不醒,再服一剂。至次日复诊,已复药二次,坐立言动如常。 病既愈,以越鞠归脾加减,半调半疏。停药逾一月,其...
[问答题] 白薇汤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无痰,忽然如死,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醒,由汗出过多所致。 白薇汤【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三。【组成】白薇30克当归30克人参15克【用法】上为粗末。每服...
白薇汤 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方剂汇www.fane8.com],温服。 下载本书电子版 纠错 推荐0 0 0 54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论述 方剂 医案
白薇汤,出自许叔微《本事方》,用治妇人血晕,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开,口喑不言,气并与阳,独上不下,气过血还,移时方窹等症。方为当归、白薇、人参、甘草四味。当归为补血正药,其质柔润,可补充血中液汁,能增加血中气化,所谓和血丽气也;白薇首见于《本经》,其谓:“气味苦咸平。主治暴中...
【处方】白薇(焙干)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龙齿(捣末)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80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惊恐,四肢牵掣,神志不宁,或发邪狂叫,妄走见鬼,若癫痫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煮取8分,去滓温服,空心、午时、夜卧各1次。风热盛实,即入竹沥少许,搅匀服。
加味白薇汤 《马培之医案》:加味白薇汤 名称:加味白薇汤 处方:白薇2钱,蒌仁3钱,橘红1钱,杏仁2钱,象贝2钱,丹皮5钱,桑白皮2钱,青蒿1钱,竹茹1钱,浮石3钱,雪梨3片。 功能主治:肺胃痰热,壅于膈上,身热咳嗽,气粗痰鸣,口干作渴。 热门标签
方名白薇汤 组成白薇、当归各一两(30g)、人参半两(15g)、甘草(炙)—分 功能登录查看 主治登录查看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方义方中白薇以清血热,当归以补血虚,人参生津,从血药而养荣[寻岐黄www.xunqihuang.com],甘草和中,配血药而益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