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治聤耳出脓血:白蔹、黄连(去须)、龙骨、赤石脂、乌贼鱼骨(去甲)各一两。上五味,捣罗为散。先以绵拭脓干,用药一钱匕,绵裹塞耳中。(《圣济总录》白蔹散) ④治白癜风,遍身斑点瘙痒:白蔹三两.天雄三两(炮裂去皮脐),商陆一两,黄芩二两,干姜二两(炮裂、锉),踯躅花一两(酒拌...
白蔹配连翘:二者均可清热解毒 相伍为用 可加强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阳证疮疡诸症. 白蔹与白薇,均能清热但白蔹多为外科常用药,偏清气分热,白微多为内科用药,偏于清血分,阴分之热。 白蔹、地丁草、蒲公英三者能清热消肿为外科常用药,但白蔹宜于...
《中药大辞典》 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春、秋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后晒干。 生长于荒山的灌木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广西、内蒙古等地。主产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此外,江苏、浙江、四川、...
白蔹是一种中药,具有以下功效:1.清热解毒去火,去腐生肌,适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和皮肤科科的疮疡叮毒等疾病。2.活血化瘀,可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烧伤、外伤疼痛等临床疾病。3.需在中医科医生健康生活攻略家 值得收藏的10种消肿散结中草药!甲状腺结节山慈菇(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 夏枯草(味...
中药材白蔹的药品简述 白蔹 【药名】白蔹 【汉语拼音】bai lian 【别名】兔核、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野红薯、地老鼠、野著薯、母鸡抱蛋 【性味】苦甘辛,凉。
药材别名 兔核;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野红薯;地老鼠;野著薯;母鸡抱蛋。 主要药用类别 清热解毒药 药材基原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切成纵...
白蔹俗称白草、野葡萄秧、鹅抱蛋,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作用的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内服或外用。《诗经》[1]记载:“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说文解字》:“敛,白蔹也,或作蔹”。《神农本草经》[2]将白蔹列入下品,曰:“ 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菟核。生山谷”。《名医别录》...
白蔹,这种神奇的植物,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它是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春秋季节是采挖的最佳时机。采挖回来的白蔹,需要去掉茎和细须根,洗净后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然后晒干。🌿 外皮是红棕色或红褐色,容易脱落,脱落处显淡红棕色。切面常向内卷曲,中部有突起的棱线。斜片呈卵圆形,有放射状纹理,切面类白色或淡...
中药材白蔹,别名众多,如白敛、山地瓜、野红薯等,采收加工需在春、秋两季进行,此时需挖取块根,并去除茎及细须根,经过洗净后,多被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再经晒干处理。这种药材主要产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属于葡萄科,其原植物为白蔹,是一种落叶攀援木质藤本植物。其块根粗壮且肉质,形态...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散结止痛。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 白蔹 拼音名:Bai Lian 英文名:Japanese Ampelopsis,Japanese Ampelopsis Root,Root of Japanese Ampelopsisc 别名:兔核,白根,昆仑,母鸡带仔,老鼠瓜薯,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山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