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要作用是祛湿、利浮肿、健胃脾、宁心安神。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还能起到利尿、抗菌的作用。白茯苓可治疗消化道疾病,因小便不利、水肿、身体虚,但需遵医嘱服用。
–补益脾胃:白茯苓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滋补调理作用。 –清热利湿: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病证。 •主治: –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积、湿疹等症。 3. 朱砂与白茯苓的配伍,互补作用,有以下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朱砂的清热解毒作用与白茯苓的清热利湿相结合,共同清热解毒,对内热...
功能主治休息痢,日夜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惠》卷二十六:白茯苓丸 药方名称白茯苓丸 处方白茯苓1两,白龙骨1两,远志1两(去心),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柏子仁1两,牡蛎2两(烧为粉),犀角屑1两,生干地黄1两。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令温,时时与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别名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1两,当归(锉,微炒)半两,白芍药半两,芎藭半两,桂心半两,黄耆(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1. 白茯苓的药物功效 白茯苓是一种能够滋阴润燥、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中药材。主要成分中含有多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一些矿物质。白茯苓的多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茯苓中的多糖还能够增强人体记忆力和抗衰老的能力,起到滋补作用。白茯苓还能够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常常被用于治疗胃炎...
白茯苓归心经,具有宁心除烦、安神助眠的功效。对于因心火旺盛、心神不宁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白茯苓都能发挥一定的缓解作用。它能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质量,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4.抗菌抗炎,提升免疫 现代研究表明,白茯苓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它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减轻...
白茯苓散一 白茯苓散一组成 白茯苓散一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 霍乱心烦渴。 白茯苓散一用量用法 大枣去核,麦门冬去心。 上药研为散。分为5服,水煎,去渣,温温频服。 白茯苓散一方源 《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方》。卷二〇二。
白茯苓散二 白茯苓散二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 小儿霍乱,渴不止。 白茯苓散二用量用法 乌梅肉微炒。 上药研为粗散。每次3克,水煎,去渣令温,时时与服。 白茯苓散二方源 《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入蜜少许,更煎2沸,放温,细呷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白茯苓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