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苷作用于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惊厥等生物学作用。它能够补血,抗抑郁。所以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阴虚发热、自汗、盗汗、胸胁腹痛、崩漏带下等一些血虚阴虚之人。白芍敛阴平肝止痢多生用,对于柔肝止痛和脾多炒制用。
中,白芍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 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病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白芍的研究逐渐深入,其药理作用 及机制得到了更加详尽的揭示。现代研究表明,白芍含有多种化学成 分,如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 ...
将详细介绍白芍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现代研究中的进展。 一、白芍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白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主要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来实现。在动物实验 中,白芍提取物对多种炎症模型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如关节炎、 ...
【现代药理】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芍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作用。 (2)护肝作用:白芍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D-半乳糖胺所致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芍药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白芍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能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白芍...
【摘要】白芍,是一种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补血类药物。其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普及,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白芍的药理作用开展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白芍的药用成分出发,对它的药理作用以及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具有抗炎镇痛、抗抑郁、抗癌、抗血栓、降血脂、降糖、保肝、改善心肌肥厚、改善骨关节炎、改善斜视性弱视、改善缺血再灌注的影响、通便等药理作用[3]。在临床运用方面,白芍药可用于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硬皮症、高泌乳血症[3],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4]的治疗。除此...
白芍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_张利.pdf,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年第 6 卷第 29 期 -25- 白芍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research advances of Baishao 张利 (东平县中医院,山东 东平,271500 )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白芍,是一种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补血类药物.其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普及,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白芍的药理作用开展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白芍的药用成分出发,对它的药理作用以及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推动和促进白芍的...
1白芍药理作用分析 1.1 抗炎作用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白芍的有效成分白芍总苷的抗炎作用十分明显。吴修红等[1]研究实践证实,白芍总苷所具备的抗炎作用以及经有效抑制巨噬细胞核的转录因子活性,会使得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的合酶表达逐渐降低,且和一氧化氮含量降低有直接关联。此外,白芍总苷针对慢性的非细菌性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