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杓鹬(学名:Numenius arquata)是鹬科杓鹬属的鸟类,顶和上体淡褐色;头、颈、上背具黑褐色羽轴纵纹;飞羽为黑褐色与淡褐色相间横斑,颈与前胸淡褐色,具细的褐色纵纹;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色,具黑褐色细横纹;腹、胁部白色,具粗重黑褐色斑点;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栖于水边沼泽地带及湿地草甸和稻田...
白腰杓鹬普通亚种(学名:Numenius arquata orientalis)是鸻形目鹬科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和平原中的湖泊、河流岸边和附近的沼泽、草地以及农田地带,也出现于海滨、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泽湿地,特别是冬季。生活习性 常成小群活动。性机警,活动...
白腰杓鹬(bái yāo sháo yù):学名Numenius arquata,是鸻形目鹬科杓鹬属鸟类,又称麻鹬。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白腰杓鹬(萨仁朝格图 摄) 形态特征:体长约60厘米。虹膜褐色。嘴特别细长并向下弯曲,褐色,下嘴基部肉色,长度为头长的3倍以上。脚青灰色。上体淡褐色...
白腰杓鹬(学名:Numenius arquata)白腰杓鹬是鸻形目鹬科杓鹬属鸟类,又称麻鹬。黑色的嘴特别细长并向下弯曲,长度为头长的3倍以上;脚青灰色;上体淡褐色且有黑褐色纵斑;腰白色;尾羽白色且有黑褐色横斑;翅下覆羽也是白色;下体淡褐色,自头侧向下至胸有黑褐色纵纹,腹...
白腰杓鹬(学名:Numenius arquata),是鸻形目丘鹬科杓鹬属的鸟类。它们喜欢在潮间带河口、河岸和沿海滩涂活动,常在近海处出没。这种鸟通常单独活动,有时也会结小群或与其他鸟类混在一起。白腰杓鹬的飞羽是黑褐色与淡褐色的横斑相间,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都是白色;尾羽白色,有黑褐色的细横纹;腹部和胁部是白色,有...
白腰杓鹬,学名Numenius arquata,是鸻形目丘鹬科杓鹬属的鸟类。它们以其独特的飞行姿态和栖息环境而闻名。白腰杓鹬的体长大约在575到630毫米之间,它们偏爱潮间带河口、河岸以及沿海滩涂,经常在近海区域活动。这些鸟类通常单独行动,有时也会结成小群或与其他种类混群。它们的飞羽呈现出黑褐色与淡褐色的横斑,下背、腰...
白腰杓鹬(学名:Numenius arquata)又名大杓鹬,为鹬科杓鹬属的鸟类。被誉为鸻鹬家族第一大长嘴,嘴弯而细长、长喙似镰刀。 明代诗人候恪的《题苏汉臣鹬蚌图》写道:“秋风瑟瑟芦花白,秋山如洗涧泉碧。夕阳远挂枫树林,鹬蚌无心相逼迫。蓑衣渔子下垂纶,却看手取如有神。人生万事皆如此,谁为此图苏汉臣。” ...
白腰杓鹬(英文名:Eurasian Curlew,学名:Numenius arquata),是鸻形目丘鹬科杓鹬属的鸟类。全长575~630mm。习性喜潮间带河口、河岸及沿海滩涂,常在近海处。多见单独活动,有时结小群或与其他种类混群。白腰杓鹬 - 渔于2024042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8个喜欢,来抖音
拉丁学名:Numenius arquata 外文名:Eurasian Curlew Curlew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鸻形目 科:鹬科 属:杓鹬属 种:白腰杓鹬 亚种: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保护级别:近危(NT)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