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缠喉,病名。白喉早期的名称,俗呼白菌。《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重楼玉钥》卷上认为: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所以,在临床上应从速诊断用药。 人体百科 - 喉和喉部疾病 喉 喉结 喉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
别名:百缠喉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鉴别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图说疾病 找药品(一)治疗 1.一般治疗 白喉患者严格卧床休息,轻症者2周,重症者4周。如有心肌炎则需延长到6周以上。 2.对症治疗 中毒症状严重者,应给予恰当的对症处理。如烦躁时可给镇静剂,或注射硫酸镁,除镇静外,还能作用于神经细胞的类脂质,...
白喉又称"白缠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鼻、咽、喉部粘膜有白色假膜形成,犬吠样咳嗽、喘鸣和全身毒血症状为特点。 部分患儿可伴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常于秋冬季流行。各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尤其好发于8 岁以下小儿。 一、喉部吹药法 处方 青黄散 【组成】青果6 克黄柏粉3 克儿茶3 克薄荷...
差异选择:选中要对比的版本的单选按钮,按Enter键或下方的按钮。说明:(当前)=与最后版本之间的差异,(之前)=与上一版本之间的差异,小=小编辑。 当前之前 2014年2月6日 (四) 14:55 112.247.67.26 讨论 457字节 +457 以“'''白缠喉''',病名。白喉早期的名称,俗呼白菌。《喉白阐微》:“喉间...
白缠喉叙 郑子若溪,聪明好学士也,潜心于医学有年矣。其于喉证尤究心焉,盖喉科乃其家传,然其书特言实症而虚症未之及也。至于白腐一证,近日更多,医者罔察,自作聪明,不论色脉,每作实证治之,而夭枉者,不可胜数。若溪心窃伤之,自出手眼,因辩证着方,以辟其谬,而病是证者,咸登寿域。书成持以示予,予...
#健康大学堂# 白喉为病名,又名白缠喉、白菌。为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于秋末冬初,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症见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继之一侧或两侧喉核处出现白点,白点迅速蔓延,成为乳白色或灰白色边界清楚有光泽之白膜,其白膜迅速蔓延至悬雍垂及喉关内外,白膜不易削脱,若用力剥除,则易出血,并迅速为新的白膜...
我们今天继续用汉日英三语读中医术语,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白缠喉、白虎加苍术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 1. 白缠喉:(てんこうふう)diphtheria 2. 白虎加苍术汤:(びゃっこかじゅつとう)White Tiger Decoction with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3. 白虎加桂枝汤:(びゃっこかけいしつう)White...
1.血象 白细胞增多,一般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重者可出现中毒颗粒。 2.细菌学检查 在假膜与黏膜交界处涂抹,进行涂片检查和培养(吕氏培养基),常可找到革兰阳性杆菌或白喉杆菌。必要时可作白喉杆菌毒力试验。试验方法较多,可用豚鼠皮内注射法:取豚鼠两只,其中一只于试验前注射250U抗毒素,然后...
白缠喉风,病名。多由痰火邪毒内蕴,或过食膏粱厚味、煎炒炙煿火毒上炎所致。症见咽喉肿起,眼白面紫、疼痛难咽、两腮赤肿。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焦氏喉科枕秘》卷一:“缠喉风,眼白面紫,项肿不言,势如角弓反张。命在须臾而难保……可服益气疏风汤再用麝香调服。”脓成以刀针刺破排脓。
症属痰火缠喉之白喉重症,时送医院报救已不及,即用三物白散2克,加麝香少许,冷开水运服。逾15分钟,患儿咳嗽加剧,呕出痰水约半小碗,杂有假膜碎片,唿吸略平。后又呕吐3次,泻下2次,患儿竞能帖然入睡。翌日,唿吸通畅,唇红而润,再服白散1、5克,加麝香少许,又呕吐痰水若干,诸症悉减,假膜消退。后用宣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