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5-2009 南京大学化学系 化学学士 2009-2015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化学系 化学博士 2015-2017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化学系 博士后研究员 工作履历 2017至今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研究所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研究领域 1. 以有机化学、高分子...
白玉罡博士在美工作期间也曾同世界化工企业巨头Sigma-Aldrich和Dow Chemical公司合作,分别研究大规模合成聚多肽的工业可行性方案和自催化降解塑料的合成。 加入湖南大学后,白玉罡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有机化学,力图使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在高分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方向寻求新的方法学与应用。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
湖南大学白玉罡课题组主要研究功能高分子、生物大分子的的制备、组装、性质与应用,课题组的两个主要方向是:(1)基于大分子体系的活体内非天然催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2)抗菌、抗病毒(Antimicrobials)大分子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 万木阳课题组简介,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助理教授,2015年获得湖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
近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白玉罡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嵌膜大分子仿酶催化剂(Membrane-embedded catalyst, MEC),它不但可以稳定在细胞膜上实现催化转化,而且在活细胞体系中工作时仍然可以显示出底物选择性。相关成果以“A Membrane-Embedded Macromolecular Catalyst with Substrate Selectivity in Live Cells”为题,发表在《...
近日,湖南大学白玉罡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基于阳离子致密壳纳米粒子(DSNP)骨架的嵌膜大分子催化剂(Membrane-embedded catalyst, MEC),该类催化剂有效结合了上述两点策略,在活细胞体系中工作时仍然可以显示出底物选择性和优异的催化效果。作者首先进行了DSNP的构效关系研究,证明了DSNP具有良好的膜亲和力,亲和力受电荷密度、...
湖南大学白玉罡教授和邢航教授团队首次利用纳米尺度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作为非均相的催化剂,通过催化其表面配位的水分子引发NCA单体开环,联合聚合过程中螺旋短肽的自催化加速过程,共同形成了一种高效可控的纳米NCA聚合系统,该系统不仅能高效可控的合成聚多肽,还能实现MOF@聚多肽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
湖南大学白玉罡教授和邢航教授团队首次利用纳米尺度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作为非均相的催化剂,通过催化其表面配位的水分子引发NCA单体开环,联合聚合过程中螺旋短肽的自催化加速过程,共同形成了一种高效可控的纳米NCA聚合系统,该系统不仅能高效可控的合成聚多肽,还能实现MOF@聚多肽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
近日,湖南大学白玉罡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基于阳离子致密壳纳米粒子(DSNP)骨架的嵌膜大分子催化剂(Membrane-embedded catalyst, MEC),该类催化剂有效结合了上述两点策略,在活细胞体系中工作时仍然可以显示出底物选择性和优异的催化效果。作者首...
近日,湖南大学冯欣欣课题组、白玉罡课题组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杂志发表了题为:A polymeric approach toward resistance-resistant antimicrobial agent with dual-selective mechanisms of action 的研究论文。 冯欣欣、白玉罡教授课题组提出了“双重机理”策略来提升抗菌高分子的选择性,即在抗菌聚合物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