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歌》的魅力 🐺 《白狼歌》又称《白狼王歌》,是东汉明帝时期,西南羌族的白狼等部献给汉朝的诗歌。永平年间,汶山郡(今四川茂汶)西部的羌族白狼部归顺汉朝,献上了三首诗歌:《乐德》《慕德》《怀德》。这三首诗歌合称为《白狼歌》,共176字,每句4字。歌词用汉字记音并释义,现载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
马学良、戴庆厦从《白狼歌》中挑出26个跟藏缅语族的语言有较大同源关系的词,将其与藏文、缅文、十九种藏缅语族的语言进行对比后认为,白狼语的本语跟彝语支、缅语支(包括缅语、阿昌语等)的语言接近,而且从语音上看,白狼本语似乎更接近缅语支。首先,从同源词的比较上看,《白狼歌》中的26个词跟缅语支、...
《白狼歌》源自《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由藏缅族语言写作,是现存反映藏语族语言特点的最早历史文献。记载于东汉明帝平年间(公元58~75),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大力宣传汉政策,影响了周边少数民族,其中“白狼王、唐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颂扬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此诗由田恭官员翻译,李陵与田恭护送...
不过,在认可《白狼歌》汉译文本内容基本可信的前提下,也不排除田恭在将“夷人本语”译为汉文的过程中,对歌谣文字进行适当的修饰润色,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汉人的政治观念以及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因此在以《白狼歌》及其相关史料探讨汉代西南夷政治心理等问题时,...
并引述方国瑜先生的观点:认为白狼人属古羌人的一支,《白狼歌》与近代纳西族在语言上的关系最为接近。 其四,徐嘉瑞著《大理古代文化史稿》(4 )全面反映了丁文江、方国瑜研究《白狼歌》的观点,亦对《白狼歌》作了详细介绍。 其五,吴光范著《云南地名探源》( 5 )认为 :《白狼歌》“在民族语言学以及民族史,地方...
又称《白狼王歌》。该列传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大力宣传汉朝政策,对附近的少数民族影响很大。当时,“白狼王、唐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歌颂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这首诗由一个叫田恭的官员译其辞语,并由从事史李陵与田恭护送到都城洛阳。这首诗的汉译共44句,...
13.1万 白眼狼 by:一路听天下官方 748 白眼狼 by:华语音乐 529 白狼(停更) by:月染襟湿_叹无恙 1746 白狐大雕和狼 by:白色枫叶_ 6827 沈石溪——白狼 by:巨夹捕蝇草 1457 白狼诡异宝藏 by:桃李罗堂前 1924 黑白龙狼传 by:云州大儒侠 4115
《白狼歌》与“华夷之辨”闭关自守一直是历史上汉民族建立的王朝或者汉化了的王朝的基本国策汉民族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现出一种强烈的排外倾向可能源于被奴役的历史是这种漫长历史在民族心理中的积淀可能是一种逆反心理也可能由于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威胁从未消失最终变成了一种心理自卫反应 《白狼歌》与“华夷之辨...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汶山以西的白狼、槃木等百余部相率内附,人数很多,白狼王还作诗三章,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称作《白狼歌》。《白狼歌》词的汉字声读和意译都保存在《后汉书.西南夷传》和注中,是( )。A 研究西南民族历史和语言的宝贵资料...
白狼歌诗译解 白狼人少数民族歌诗翻译诗歌解释本文阐述"白狼"二字的含义,说明白狼歌诗的翻译要点,并将白狼歌诗作译解.罗起君河池学院学报